孝友卷

良知与良能,秉彝众所全。

阋墙或谇语,多惟外物牵。

羡彼宋氏子,赋质淑且贤。

双亲夙婴疾,刲肉祈安痊。

亲没动哀思,结庐依荒阡。

蘋蘩荐时祀,霜露益悽然。

衷情恒切切,友爱尤惓惓。

埙篪叶春和,姜被常同眠。

尝云弟与兄,犹如手足联。

一气既同出,何为彼此偏。

孝友良独尽,家声振后先。

清时旌行义,太史铭将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孝友卷》由明代诗人曹义所作,以“孝”与“友”为主题,描绘了兄弟之间深厚的情感与对父母的孝顺之情。

开篇即点明了“良知与良能,秉彝众所全”,强调了内在美德的重要性。接着,通过“阋墙或谇语,多惟外物牵”两句,指出人们往往因外界事物而忽视了内心的道德修养,引出了对孝与友的重视。

随后,诗人以“羡彼宋氏子,赋质淑且贤”表达了对孝顺与友爱的赞美,通过一个假设的宋氏子形象,展现了孝顺与友爱的美好品质。接着,诗人具体描述了兄弟间的情谊,“双亲夙婴疾,刲肉祈安痊”表现了兄弟间的互助与关爱,即使在父母患病时,也愿意割肉求医,体现了深厚的亲情。

“亲没动哀思,结庐依荒阡”描绘了兄弟在父母去世后的哀思与守丧,通过“蘋蘩荐时祀,霜露益悽然”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哀伤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对父母的深切怀念。

最后,“衷情恒切切,友爱尤惓惓”强调了兄弟间永恒的深情厚谊。“埙篪叶春和,姜被常同眠”运用比喻手法,将兄弟比作和谐的乐器与温暖的被褥,形象地表达了兄弟间的默契与亲密无间。“尝云弟与兄,犹如手足联。一气既同出,何为彼此偏。”则表达了兄弟间如同一体,不应有偏私之分的观点。

“孝友良独尽,家声振后先”总结了兄弟间的孝顺与友爱不仅体现在个人行为上,更影响了家族的声誉,使家风得以传承。“清时旌行义,太史铭将传”则预示着在清明的时代,兄弟的美德将会被铭记并传颂后世。

整首诗通过对孝与友的赞美,以及对兄弟间深厚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中对于家庭伦理的重视与推崇,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美好品德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595)

曹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端午日赐观击毬射柳诗

梅雨呈新霁,祥云绕帝基。

节临端午日,世际太平时。

阊阖开金殿,鸾舆出玉墀。

龙颜亲阅武,虎士竞奔驰。

月杖挑花露,星毬映綵旗。

弯弓驱雾鬣,飞镞剪杨枝。

得巧摐金捷,争剽伐鼓迟。

人誇周道盛,班列汉宫仪。

补报惭无术,观瞻颂有诗。

文脩兼武备,四海乐雍熙。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终达堂为云南程照磨赋名恕歙人

灵椿既凋瘁,萱花复萎黄。

哀哀孝子心,郁郁酸衷肠。

旨甘叹莫致,音容讵能忘。

蓼莪罢披阅,风木增凄凉。

幽怀浩难写,终远名斯堂。

时羞荐蘋藻,慇勤奉烝尝。

九泉嗟永隔,三釜那能将。

棺衾虽云备,俎豆亦馨香。

葬祭礼无违,思慕情何长。

饥乌号夜月,断猿啼夕阳。

我亦念亲者,因之泪沾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王得斋旧藁代人作分韵柳字

都市悬壶久,香名脍人口。

传家有异方,医国称奇手。

年来忆故乡,几度频搔首。

赐归出都城,离筵对尊酒。

客路一何长,交情亦何厚。

惜别重徘徊,忍折官亭柳。

去去到家时,还寄音书否。

容山有高士,术业岐黄技。

几年客京华,清名播人耳。

卖药不论钱,宋清良可比。

于今谢老归,琴书足行李。

夜来宿雨馀,绿涨官河水。

去去棹轻桡,凌风势如驶。

故乡渺何方,三茅白云里。

形式: 古风

朴所为王均辅致政南归作以送之

我爱朴所翁,性资淳且朴。

志趣厌纷华,结茅傍林簿。

苟完适以安,原不事雕斲。

白云为藩屏,青山作帏幕。

薜荔蔽垣墉,轩窗绝丹臒。

一室斗如许,心胸海廖廓。

图书列左右,牙签满庋阁。

白昼有客过,觞咏恣欢谑。

盘饤止素餐,宁肯侈炮煿。

匪云厌膏梁,嗜好在䉫籗。

素性既如斯,高兴岂无托。

去欲戒奢靡,□□□□航。

此时相别离,殊觉酸衷肠。

均行良可羡,我独空徬徨。

到家乐天伦,和气回春阳。

举觞介眉寿,拜舞升高堂。

于焉结亲姻,花烛辉洞房。

人生贵适意,此乐殊非常。

驾言赠君别,愧乏双鸣珰。

愿子莫留恋,早趋鹓鹭行。

江头芳草绿,矫首遥相望。

丈夫志远大,竹帛期流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