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乐

蛟龙宝剑鸊鹈刀,黄金络马花盘袍。

臂弓腰矢出门去,百战未怕皋兰鏖。

酒酣纵猎自足快,诗成横槊人称豪。

但期处死得其所,一死政自轻鸿毛。

将军三箭定天山,丞相五月入不毛。

生前封侯死庙食,云台突兀秋山高。

书生如鱼蠹书册,辛苦雕篆真徒劳。

儿时鼓箧走京国,渐老一第犹未叨。

自嗟赋命如纸薄,始信从军古云乐。

形式: 古风

翻译

蛟龙宝剑与鸊鹈刀,身披黄金装饰的马衣和花斑袍。
手持臂弓腰挂箭矢出门,即使百战沙场也不惧皋兰激战。
饮酒狩猎尽显快意,诗篇挥毫赢得豪杰之名。
只愿死得其所,视死亡如同鸿毛般轻盈。
将军三箭定天山,丞相五月征服荒芜之地。
生前封侯死后享祭祀,功臣祠堂耸立在秋高气爽的山巅。
读书人如鱼蛀蚀书籍,苦心雕琢文字实为徒劳。
年少时奔波京城求取功名,如今垂暮仍无一官半职。
感叹命运如薄纸般脆弱,才相信从军征战古来皆为乐事。

注释

蛟龙宝剑:象征珍贵的武器。
鸊鹈刀:罕见的宝刀。
黄金络马:华丽的马具。
花盘袍:色彩斑斓的袍子。
臂弓腰矢:装备齐全的武器。
皋兰鏖:激烈的战斗地点。
酒酣纵猎:畅饮后打猎。
横槊:持槊吟诗。
处死得其所:死得有价值。
轻鸿毛:轻于鸿毛,形容不值一提。
三箭定天山:以箭术定乾坤。
五月入不毛:征服荒凉之地。
庙食:死后享受祭祀。
云台:功臣祠堂。
蠹书册:蛀蚀书籍的虫子,比喻浪费时间。
徒劳:白费力气。
鼓箧:携带书箱。
渐老:渐渐老去。
一第:科举中的一等功名。
未叨:未能得到。
赋命如纸薄:命运多舛。
古云乐:古人认为从军是乐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武将的豪迈形象和其生前的英勇事迹,以及对死亡看法的超脱。开篇“蛟龙宝剑鸊鹈刀,黄金络马花盘袍”一句,以华丽的装备来衬托武将的威武不屈;紧接着,“臂弓腰矢出门去,百战未怕皋兰鏖”表达了武将征战沙场,从不畏惧敌人的英勇气概。诗中“酒酣纵猎自足快,诗成横槊人称豪”则展示其在军旅生活中的放达与豪迈。

而到了“但期处死得其所,一死政自轻鸿毛”一句,武将对待死亡的态度显得异常超然和从容。接着,“将军三箭定天山,丞相五月入不毛”可能是在描绘武将生前某次战役或功绩的辉煌时刻。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反思,“书生如鱼蠹书册,辛苦雕篆真徒劳”表现出对书卷中学问的深沉理解和辛勤付出的态度;“儿时鼓箧走京国,渐老一第犹未叨”则是对过往生活片段的追忆。最后,“自嗟赋命如纸薄,始信从军古云乐”表达了武将对自己生命脆弱性的认识,以及他对从军生涯所持有的乐观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武将生平的描写,展现了其豪迈、英勇和超脱人生的哲理,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刘过对于生命、战争以及个人命运深刻的洞察与思考。

收录诗词(449)

刘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字:改之
  • 号:龙洲道人
  •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 生卒年:1154~1206

相关古诗词

忆鄂渚

我离鄂渚已十年,吴儿越女空华鲜。

不如上游古形势,四十馀万兵筹边。

中原地与荆襄近,烈士烈兮猛士猛。

泽连云梦寒打围,城接武昌晓排阵。

书生岂无一策奇,叩阍击鼓天不知。

却思仙人白玉笛,胡床醉倚南楼吹。

貂蝉兜鍪两岑寂,若耶溪傍还作客。

空馀黄鹤旧题诗,醉笔颠狂惊李白。

形式: 古风

毛积夫席上口占

夜听南窗金屈枝,水花凉果似秋时。

人言爱酒陶元亮,坐有能诗无本师。

颠倒六经鸲鹆舞,澜翻一曲鹧鸪词。

同游那得轻相笑,恐是长庚未可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王农丞舟中

危樯高占飞鸦字,京淮两路传宣使。

面如玉盘腰有金,见说京淮已无事。

儒生性命何足怜,十年厌闻犬羊膻。

一朝悔祸亦不恶,且愿四海皆安眠。

形式: 古风

代寿韩平原(其四)

国付平章众正开,凌烟录尽到云台。

鸳鸿充序皆桃李,羔雁成群及草莱。

强国断无踰此策,随车未必尽真材。

更须妙斡垂纶手,看取灵鳌上手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