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客游北山偶过普福寺寻葛洪丹井

古寺随缘到,云霞晚自闲。

僧房开竹里,仙路入花间。

斜日明秋水,薄烟凝暮山。

偶探勾漏迹,惆怅欲忘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奎的《与客游北山偶过普福寺寻葛洪丹井》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古寺随缘到”,表达了诗人随兴而至,不期而遇的佛门静地,体现了佛教中的随缘观念。接下来的“云霞晚自闲”则以傍晚的云霞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僧房开竹里,仙路入花间”两句,通过描绘僧房隐于翠竹之中,通往仙界的道路穿过花丛,展现了寺庙的清幽和神秘,仿佛通往道教修行的仙境。夕阳斜照,秋水澄明,“斜日明秋水”这一景象,寓含了时光流转的哲理。

“薄烟凝暮山”进一步描绘了傍晚时分山间的朦胧景色,增添了几分诗意。最后两句“偶探勾漏迹,惆怅欲忘还”,诗人提及葛洪的丹井,流露出对古代仙人遗迹的好奇和探寻,同时又因美景与历史的交织而生出淡淡的惆怅,表达了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归去的留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游历北山普福寺为契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感悟,以及对超然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8)

李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湖上新柳

依依弱柳不胜春,袅袅垂条向水滨。

奈可轻盈愁少妇,岂堪攀折赠离人。

烟消翡翠眠初起,风折鸦黄舞乍新。

犹喜芳心未成絮,肯将眉黛向人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入峡源庵中读书

扰扰倦行迈,复此秋气阑。

寒流深峡路,落木晓霜山。

乞火邻烟远,读书孤屿闲。

相求有幽鸟,飞入短楹间。

形式: 古风

客夜

弃置仍为客,言归久未能。

素枝霜树月,独夜草虫灯。

河汉秋来坼,关山梦到曾。

明朝对青镜,应见鬓丝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箭月歌

谁剪海犀革,一尺如月圆。

锦绦挂东壁,时或生紫烟。

上画胡奴驰铁骑,白草经霜枯满地。

貂袄回头臂两弓,远望双飞皂雕至。

此物怀当弱冠年,高插庐子城东边。

射罢周瑜冢头坐,常浇绿酒呼重泉。

抱书十度金陵走,丈夫蹭蹬终不偶。

没羽徒夸射虎人,毛锥负却穿杨手。

摩挲此物敝埃尘,感慨从前一怆神。

道旁裋褐成衰丑,谁识飞扬跋扈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