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庭院中桂林树与苍梧云交织的景象,以及远处的棹唱与樵歌,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庭梢桂林树”以桂林树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次句“檐度苍梧云”则将视线从地面提升至高处,苍梧云的飘渺与桂林树的坚实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接着,“棹唱喧难辨,樵歌近易闻”两句通过声音的对比,展现了远处与近处的不同景象,棹唱的喧闹与难以分辨,与樵歌的清晰可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了距离与感知的关系。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声音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细节的感悟,体现了唐末宋初时期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诗意化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