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端午夜坐偶成

孤灯对风雨,入夜忽凄凉。

转瞬逢端节,栖迟滞异乡!

遗臣同吊屈,歧路更悲杨!

新鬼滔滔是,钟馗剑失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壬子端午夜坐偶成》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描绘了端午之夜诗人独自坐于室内,面对孤灯,感受风雨,内心涌起的凄凉与思乡之情。诗中通过“遗臣”、“吊屈”、“歧路”、“新鬼”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首句“孤灯对风雨”,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孤独的处境和外界环境的恶劣,风雨交加,仿佛在呼应内心的寂寞与不安。接着“入夜忽凄凉”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情感的变化,夜晚的降临让这份孤独与凄凉更加深刻。

“转瞬逢端节,栖迟滞异乡!”这两句则将时间与地点的转换融入情感的抒发之中。端午节的到来,本应是家人团聚、共享节日欢乐之时,但对于诗人而言,却只能在异乡独自度过,这种对比强烈地凸显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遗臣同吊屈,歧路更悲杨!”这里借用了屈原和杨朱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哀悼,同时也暗含了对自己人生道路的迷茫与悲哀。屈原是忠臣被贬,杨朱则是面对人生选择时的困惑,这些都与诗人的境遇相呼应。

最后,“新鬼滔滔是,钟馗剑失铓。”这一句以“新鬼”比喻众多的亡灵,暗示了社会的动荡与人心的不安;而“钟馗剑失铓”则象征着正义与力量的缺失,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忧虑与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历史变迁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098)

许南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东桥

排空雄石势岧峣,百丈横江走老蛟。

汀水入溪归一束,漳江出海第三条。

名儒学舍今零落,野老乡村更寂寥。

远望万松关下路,战云愁惨未全消。

形式: 七言律诗

挽陈瘦云(其一)

闻道青年会,惟君最擅场。

我来寻后起,尔竟作先殇!

孤露偏多难,聪明总不祥。

无聊搔白首,天道若茫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挽陈瘦云(其二)

君赴修文日,中途我已知。

长才偏短命,寡母此孤儿!

孰念伊人死,来怜季女饥?

九原虽不作,想尔亦含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赵云石赠诗,即步原韵二首(其一)

旧友相逢赵倚楼,骚坛牛耳冠朋俦!

金戈历劫云过眼,铜钵敲诗海尽头。

并世卢、王皆后起,齐名李、杜尽清流。

与君共话桑沧事,尊酒原来不扫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