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祝英台近》由清代词人周星誉所作,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词中以“熨愁痕”开篇,形象地描绘出抚平忧愁的姿态,紧接着“寻梦迹”,表达了对美好梦境的追寻与怀念。接下来的“待撇怎生撇”,则流露出难以割舍的情感,引人深思。回忆起“年时,扶病送时节”,词人通过这一细节,展现了对过往时光的眷恋与不舍。
“可怜微雪重门,昵人和泪”,描绘了一幅雪夜归家的画面,微雪覆盖着重重门户,与主人公的内心情感相映成趣。紧接着“却刚是、仲冬廿七”,点明时间,暗示着特定的日子,增添了一份情感的厚重感。
“正凄切,何日一舸春江,来迎小桃叶”,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希望在春江之上,能有一叶扁舟迎接心爱之人,充满了浪漫与诗意。而“翠羽珠钿,重把旧盟结”,则通过珠宝首饰的比喻,强调了对旧情的珍惜与承诺。
最后,“尽判折了浮名,樱桃花底,消受个、半生怜惜”,词人似乎在说,愿意放弃世俗的名声,只愿在樱花树下,与爱人共度余生,享受彼此的怜惜与陪伴,体现了对爱情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怀恋,也有对未来美好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出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