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四)

草蔓已多露,松竹总含风。

群山左顾右盼,如虎更如龙。

时见渔灯三两,知在谁家浦溆,星斗烂垂空。

万有付一扫,人世等天宫。秋萧瑟,林脱叶,水归洪。

江湖飘泊鸿雁,洲渚肯相容。

要使群生安堵,不听三更吠犬,此则是奇功。

一任画麟阁,吾自老墙东。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王质的《水调歌头(其四)》。从鉴赏角度看,王质以其特有的艺术手法,将自然景观与哲学思考相结合,展现了他深邃的内心世界和超脱世俗的心境。

首句“草蔓已多露,松竹总含风。”描绘了一幅秋季晨景,草木间露珠满布,而松竹则在微风中摇曳,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清凉与宁静。

“群山左顾右盼,如虎更如龙。”这里借用了强劲有力的群山之势,形象地比喻为猛兽,使得画面生动而充满力量。同时,这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坚定与不屈。

“时见渔灯三两,知在谁家浦溆。”渔夫夜行,点点渔灯犹如星辰,引发了诗人对渔夫生活的好奇和关注,体现出诗人对普通劳动者生活的关怀。

“星斗烂垂空。”这一句则是对夜空中繁星点点的描写,既美化了自然,又映衬出了诗人的胸襟与境界。

“万有付一扫,人世等天宫。”这里诗人借助对宇宙万物的一笔带过,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平视人间的哲学思考,体现出一种高远的情怀和豁然开朗的心态。

接下来的“秋萧瑟,林脱叶,水归洪。”则是对秋季景象的继续描绘,通过秋风凄厉、树叶纷飞、河流奔腾等景象,展现了自然界在秋天的生机与动态。

“江湖飘泊鸿雁,洲渚肯相容。”这里诗人用鸿雁的迁徙和江湖之水的流淌,抒发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宽广包容的心胸。

“要使群生安堵,不听三更吠犬,此则是奇功。”这一句中诗人提出一种理想,即希望众生都能得到平安,不被世间的喧嚣所扰,尤其是不愿听到夜深人静时犬吠的声音,这反映出诗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以及内心的宁静追求。

最后,“一任画麟阁,吾自老墙东。”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愿意在自然中寻找一处幽静之所,以此作为自己的归宿。这里的“画麟阁”和“老墙东”都是对理想居所的美好描绘。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普通民众的关怀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是一篇充满哲思的美丽词作。

收录诗词(496)

王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经学家、诗人、文学家

  • 字:景文
  • 号:雪山
  • 籍贯:郓州(今山东东平)
  • 生卒年:1135年—1189年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七)寿查郎中

淮海一星出,分野到梁州。

玉京群帝朝斗,公在列仙流。

尽扫欃枪格泽,高拱紫微太乙,霞佩拂红裯。

非雾非烟里,永侍绀云裘。日南至,月既望,寿君侯。

梅花满眼,一朵聊当一千秋。

半夜玉堂承诏,翼旦路朝宣册,归去作班头。

风静瞿塘峡,安稳放行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水调歌头(其二)中秋饮南楼呈范宣抚

细数十年梦,十处过中秋。

今年清梦,还在黄鹤旧楼头。

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

星汉淡无色,玉锦倚空浮。带秦烟,萦楚雾,熨江流。

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

想见姮娥冷笑,笑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

把酒问清影,肯去伴沧洲。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长相思(其二)渔父

山青青。水青青。两岸萧萧芦荻林。水深村又深。

风泠泠,露泠泠。一叶扁舟深处横。垂杨鸥不惊。

形式: 词牌: 长相思

长相思(其一)暮春

红疏疏,紫疏疏。可惜飘零著地铺。春残心转孤。

莺相呼。燕相呼。楼下垂杨遮得乌。倚阑人已无。

形式: 词牌: 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