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花洞连延一架平,文鸳双砌接珍亭。
明晖北望垂杨岸,满目烟波上下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宫廷中的春日景象,充满了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
首句“花洞连延一架平”,以“花洞”形容宫廷中繁花盛开的景致,与“一架平”形成对比,既展现了花团锦簇的繁华,又暗示了空间的广阔与层次感。接着,“文鸳双砌接珍亭”一句,通过“文鸳”(一种装饰图案)和“双砌”(两排石阶),形象地描绘了通往珍贵亭台的道路,透露出皇家建筑的精致与尊贵。
“明晖北望垂杨岸”,将视线引向远方,通过“明晖”(明亮的光辉)和“北望”(向北眺望),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宁静的氛围,仿佛引领读者穿越花海,直至一片垂柳依依的河岸。最后,“满目烟波上下青”一句,以“烟波”(烟雾缭绕的水面)和“上下青”(水面上下皆是青色),生动地描绘了水面上的景色,既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水边环境的幽静与深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廷春日的独特风光,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蕴含了对皇家生活的想象与向往,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不详
宋徽宗,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
英华相背露台高,夹道双亭气象饶。
每待中秋开夕宴,月轮平处奏箫韶。
雅乐方兴大晟谐,均调律吕贯三才。
广庭度曲笙镛间,羽翮翱翔赴节来。
十里香街沸管弦,金明回驭夕阳天。
风轻芝盖摇霞浪,袅袅龙盘七宝鞭。
上春精择建溪芽,携向芸窗力斗茶。
点处未容分品格,捧瓯相近比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