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

浅碧繁红又满枝,化工消息本无机。

艳滋晓露莺摇落,香渍春泥燕掠归。

金谷园中芳草在,玄都观里昔人非。

自从云隔天台路,刘阮如今梦亦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马臻的《桃花》诗,以桃花为题,描绘了桃花盛开的景象,并借桃花寄托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浅碧繁红又满枝”,描绘了桃花盛开的绚烂景象,浅碧与繁红交织,满枝繁花,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次句“化工消息本无机”,则以“化工”比喻大自然,暗示桃花的盛开是自然规律的体现,而非人为安排,强调了自然界的神秘与不可预知性。

接着,“艳滋晓露莺摇落,香渍春泥燕掠归”,进一步描绘了桃花在清晨露水的滋润下更加鲜艳,黄莺在花间跳跃,而燕子则在春泥上掠过,一派生机盎然的春日景象。这里通过莺和燕的活动,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寓意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由。

后两句“金谷园中芳草在,玄都观里昔人非”,将视线从桃花扩展到历史的长河中,金谷园与玄都观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园林,但如今芳草依旧,而昔日的主人却已不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这里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今昔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沧桑感。

最后,“自从云隔天台路,刘阮如今梦亦稀”,借用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仙女的典故,表达了因外界阻隔,再难寻觅往日美好情感的失落与遗憾。这里的“云隔天台路”既指现实中的障碍,也暗喻心灵上的隔阂,使得情感的追寻变得遥不可及。

整首诗通过对桃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时间、历史、情感的深刻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99)

马臻(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虚中。宋亡后学道,受业于褚伯秀之门,曾隐于西湖之滨

  • 字:志道
  • 籍贯:钱塘(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54——?

相关古诗词

行春

行春无侣自迟留,汀草汀花暖更稠。

马援近来成矍铄,谢安应合减风流。

乍惊语燕穿人屋,无赖游丝绊客舟。

老我光阴忽如此,不判尊酒复何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陈渭叟归山中

人生少至百,一别动经载。

不信岁月驰,请看容鬓改。

先生本是超绝人,长竿学钓清渭滨。

钓头不解挂芳饵,岸草汀花空复春。

大鱼小鱼求不得,芒鞋忽厌人间窄。

手携诗卷出万山,来觅湖边闭关客。

终朝相对百不为,口中咄咄唯言诗。

飞花浊酒日色静,天地悠悠知者谁?

兴尽翩然即归去,鹤巢雏在门前树。

他时我亦访君家,但问青山白云处。

形式: 古风

閒居自遣

喜无轩盖款柴荆,静里天机见物情。

德愧王良千里马,食无娄护五侯鲭。

海翁岂为鸥防虑,稚子休烹雁不鸣。

一笑行藏头已白,新凉又到读书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岁暮偶成

古人不可见,养拙谢时髦。

隐傍渊明柳,饥怀曼倩桃。

凿坯谁敢望,抱瓮岂应逃。

义见冯公伟,仁依范叔豪。

乾坤心浩浩,江汉日滔滔。

老境诚难料,繁荆未易薅。

亲朋随宿草,岁月掩秋涛。

夜短鸡筹促,天寒象纬高。

燕情伤局促,松节感持操。

姜被流离析,邹裾揖让劳。

乱云迷鹤路,短发问鱼舠。

念与追攀绝,心辞宠辱熬。

世情甘木石,我辈岂蓬蒿。

万事差池里,长歌对浊醪。

形式: 排律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