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鼎需所作的《偈二十首》中的第三首。它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辛酸与无奈。首句“子能承父业”看似赞扬继承传统的延续,但紧接着的“赚杀几多人”则揭示了这种传统可能带来的苦涩,暗示着许多人为了生计而陷入艰辛劳作,甚至欺骗他人。
“家破人亡后,无门寄此身”描绘了一幅家庭崩溃、个人无处安身的悲惨画面,流露出深深的哀伤和绝望。最后两句“愁人莫向愁人说,说向愁人愁杀人”,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愁苦的深切体验,认为在同样身处困境的人之间诉说只会加重彼此的愁绪,形成恶性循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难和心理的沉重,展现了诗人对世间疾苦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