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阁赠凌丹士

风林叶叶带新寒,匕箸齑盐客味酸。

兔抱粟眠传道石,鹿衔花上拜章坛。

沿崖取水和冰嚼,扫壁题诗当画看。

尽日玄房无俗话,山钟敲月上阑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树林间风声阵阵带着新来的寒意,筷子和匕首夹着咸菜,旅人的口味酸涩。
兔子抱着谷物在石上打盹,传递着某种教诲,鹿儿口衔花朵,来到祭坛前礼拜。
沿着崖壁取水,边嚼着冰凌,把题诗当作画来欣赏。
整日身处这幽深的房间没有世俗的交谈,只有山寺的钟声伴随着月光敲击着栏杆。

注释

风林:树林。
叶叶:形容风声。
新寒:初冬的寒意。
匕箸:筷子和匕首。
齑盐:腌菜。
客味酸:旅人的食物味道酸涩。
兔抱粟眠:兔子抱着谷物睡觉。
传道石:可能指有寓意的石头,传递某种教义。
鹿衔花上拜章坛:鹿儿口叼着花献祭或礼拜。
章坛:可能指祭祀或庆典的场所。
沿崖取水:沿着崖壁取水。
冰嚼:嚼冰。
题诗当画看:在墙上题诗,视作艺术欣赏。
玄房:深邃的房间,常指修行或隐居之处。
无俗话:没有世俗的交谈。
山钟敲月:山寺的钟声伴着月光。
阑干:栏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或文人在山林中隐居的景象。开篇“风林叶叶带新寒,匕箸齑盐客味酸”表达了深秋时节,气候转凉,自然界给人的感觉是清冷而略带苦涩,这种感觉可能源于诗人对现世的不满或心中的忧伤。

“兔抱粟眠传道石,鹿衔花上拜章坛”则展示了山林中动物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同时也隐喻着诗人希望像这些动物一样,与自然界合一,不受世俗纷扰。兔抱粟可能象征着平和安宁,而鹿衔花拜章坛则可能暗示对知识或修行的追求。

“沿崖取水和冰嚼,扫壁题诗当画看”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生活状态。他们不仅要获取生存所需的资源,还有精神性的艺术活动,如题诗于壁,这些都是诗人精神世界的寄托。

“尽日玄房无俗话,山钟敲月上阑干”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然和对心灵修养的追求。在幽深静谧的居所中,没有世俗之言,只有山钟声伴随着夜色渐浓,与自然界合而为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心灵世界的深刻追求。

收录诗词(71)

张至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演雅十章(其十)

墨鱼黑覆形,火萤明照身。

拙于用显晦,踪迹徒自陈。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演雅十章(其九)

犬眠苍玉地,猫卧香绮丛。

倘无鼠与盗,猫犬命亦穷。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演雅十章(其八)

饥鹰健搏兔,馋鹭勤捕鱼。

各为口腹累,不闻有驺虞。

形式: 五言绝句

演雅十章(其七)

江鳞行比目,沙鸳睡交颈。

不知山兔寒,清夜顾蟾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