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相阁书传紫闼深,破缄先问九皋禽。
不令一物伤天理,仁爱方知真宰心。
这首诗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理想官员品格的追求。诗中“相阁书传紫闼深”表达的是朝廷重臣掌握着国家大权,其职责重大,如同深宫中的重要文书流传;“破缄先问九皋禽”则描绘官员在处理国事前,必先详细询问和了解情况,不轻易做出决断。九皋禽可能指的是古代典故,象征着谨慎和周到。
“不令一物伤天理”表达了诗人对官员的道德要求,即在执法和处理事务时,绝不允许任何违背自然规律和道德原则的事情发生。这里的“天理”包含了自然法则与伦理道德的双重意义。
“仁爱方知真宰心”则进一步强调,只有具备仁爱之心的人,才能算得上是真正了解并践行君子之道的人。这也反映出诗人对官员应当具有的高尚品质和深厚情操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官员行为准则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政府和公正执法的追求,以及对官员个人修养和道德标准的严格要求。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曾下青田啄玉苗,泥沙病羽久萧条。
谪仙不欲留尘世,依旧提携上碧霄。
遥思花寨交横锦,未分春心斗顿灰。
更与二三头白友,试携薄具上高台。
昨朝洛北阻游陪,惆怅中桥半醉回。
泼火既经寒食雨,解酲须拨冻醪醅。
二十五年南北走,遗爱寂然民记否。
昔日婴儿今壮夫,昔日壮夫今老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