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同诸公晚步

意登何须高,一览万象足。

大江绕孤县,草木入汇澓。

东山走虬龙,出没献所伏。

晚晴天气正,新月映江渌。

徘徊数过舟,上下有迟速。

是时清霜初,木落粳稻熟。

平田见沟塍,荒野纵牛牧。

天时既已丰,世运或可复。

陋邦亦何为,巨镇今所独。

遥闻郅都鹰,郡邑所侧目。

西乡瞰官涂,亦或理逃屋。

苟安傥可期,未敢责深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诸公在傍晚时分漫步于文江边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交融。

首句“意登何须高,一览万象足”表达了诗人对登高远眺的思考,认为只需站在适当的位置,就能领略到万物之美,无需追求极高的位置。接着,“大江绕孤县,草木入汇澓”描绘了江水环绕着一座孤县,草木茂盛,生机勃勃的景象。

“东山走虬龙,出没献所伏”则以生动的比喻,将远处的山峦比作蜿蜒的虬龙,时隐时现,充满神秘感。“晚晴天气正,新月映江渌”描绘了傍晚晴朗的天空中,一轮新月倒映在碧绿的江面上,景色宁静而美丽。

“徘徊数过舟,上下有迟速”写出了诗人与朋友们在江边漫步时,不时停下脚步,观察过往船只,感受到它们行进速度的不同。接下来,“是时清霜初,木落粳稻熟”描述了秋季的景象,清霜初降,树木落叶,稻谷成熟,一片丰收的景象。

“平田见沟塍,荒野纵牛牧”描绘了广阔的田野上,沟渠纵横,牛羊自在地在荒野中放牧。“天时既已丰,世运或可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望,认为当自然条件丰饶时,社会也可能迎来复兴。

最后,“陋邦亦何为,巨镇今所独”表达了对所在地区虽小却独特的感慨。“遥闻郅都鹰,郡邑所侧目”引用历史典故,暗示当地可能有着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独特地位或影响力。“西乡瞰官涂,亦或理逃屋”可能是对当地政治环境的某种隐喻,暗示存在逃避现实的压力。“苟安傥可期,未敢责深欲”表达了诗人对于现状的接受与对未来可能性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谨慎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描写和对社会现象的微妙反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社会变迁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27)

刘诜(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字:桂翁
  • 号:桂隐
  • 籍贯:吉安庐陵
  • 生卒年:1268—1350

相关古诗词

雨后

微钟生暝色,远舍舂正急。

空檐暮雨歇,偶然有馀滴。

危坐久无言,童子了不识。

形式: 古风

夏初城西楼宴集

轻阴翳高屋,夕阳在遥山。

空濛乱紫翠,变化顷刻间。

凭虚一以眺,众景何斑斑。

甍栋散高下,冈峦如断环。

孤樯出窗暧,飞鸟时去还。

客佳饮逾多,感此良会艰。

眷言名利徒,谁能同此閒。

势集易傲俗,有求多俯颜。

悦己嫉来式,违时伤废班。

百年一丘墟,劳生共尘寰。

愿与王子乔,骑凤相追攀。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萧孚有以左耳陶瓶对客煎茶名快媳妇坐间为赋十六韵

南中土埴坚,妙器出陶火。

控抟雅以静,整削平不颇。

浑沦象瓜团,短小类橘颗。

粤椰实尽刳,蜀芋肤未剥。

啄如柄揭西,耳若柳生左。

油滋饰外锻,灰坌增下裹。

高斋奉煎烹,汤势疾轩簸。

狭束蟹眼高,薄逼车声播。

俄顷润渴喉,巧妇愧其惰。

乃知转旋工,政要倾酌妥。

主翁嗜吟诗,佳客时满座。

呼童汲深情,瀹雪浇磊砢。

急需既能应,閒弃无不可。

东家重函鼎,菌蠢腹徒果。

美人预为齑,常恐迟及祸。

何如且小用,慎勿诮么么。

形式: 古风

九日偶赋

我性不藏事,急吐如建瓴。

世人务宽厚,叩意如坚城。

岂不共谈笑,何以同其情。

秋风一杯酒,千载无渊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