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伤筝伎

钿筝银甲芳春后,珠笈金钗明月前。

谁使烛灰香烬后,却听风叶堕霜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明代许邦才的《秋夕伤筝伎》描绘了一幅秋夜弹筝场景。首句"钿筝银甲芳春后",通过"钿筝"和"银甲"的细节,暗示了演奏者身着华丽的服饰,可能是在春天的余韵中弹奏,筝声如春花般娇艳。"珠笈金钗明月前"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华美,珠笈(珍贵的书籍)和金钗映照在明亮的月光下,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然而,随着情感的转折,"谁使烛灰香烬后"表达了某种失落或哀伤,可能是演奏者弹奏完毕,烛火已熄,香气消散,暗示了时光流转,美好不再。最后一句"却听风叶堕霜天"则以自然景象收尾,风中的落叶与霜天相映,更添凄凉,象征着乐师的孤独和季节的变迁,寓含了深深的秋意和人生无常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筝伎在秋夜的技艺与情感世界,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28)

许邦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夜杨娥歌

风卷秋声不敢过,月波凝在碧天阿。

那知千载韩娥后,又有杨娥一曲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夜夜曲

《柘枝》按舞《竹枝》歌,芗泽微闻玉颊酡。

银烛渐昏炉气冷,曲房明月奈人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送谢中丞归射洪二首(其二)

巫峡江陵一水分,猿声雨岸夜成群。

遥知月下孤臣泪,才过三声不可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二月朔于鳞招饮二首(其一)

相见年年眼更青,相看柳色又烟汀。

画楼好抚春风醉,一月休教一日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