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当年大德瑞朱弓,仁在斯民千古同。
故国已无徐子土,灵祠今有梵王宫。
水流檐影晴江上,山接钟声暮霭中。
揽辔此行因致敬,蒲团分坐听谈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和对古代贤君美德的怀念。开篇“当年大德瑞朱弓,仁在斯民千古同”两句,表达了对古代圣君及其恩泽长存的赞颂。“故国已无徐子土,灵祠今有梵王宫”则是说旧时的风光不再,而现在却有新的精神寄托。下面“水流檐影晴江上,山接钟声暮霭中”两句,以清丽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
最后,“揽辔此行因致敬,蒲团分坐听谈空”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在此地驻足怀想,参与佛教活动,聆听禅理的心境。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历史情怀和宗教信仰,还表现出了他对于世俗与精神世界的深刻体悟。
不详
亭前绝壁下飞瀑,天风夜半吹韶咸。
疑是银河天上水,壮士挽落千丈岩。
梅观初花,蕙庭残叶。当时惯听山阴雪。
东风吹梦到清都,今年雪比年前别。
重酿宫醪,双钩官帖。伴翁一笑成三绝。
夜深何用对青藜,窗前一片蓬莱月。
东台仙子许参元,满月光明现大千。
胜迹传来不记年,昔闻尝驻汉神仙。
碑因藓蚀无完字,址为藤迷失旧阡。
岩屋镫悬松外月,石炉香散竹间烟。
翻思谷穗遗人日,陈迹寥寥一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