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

蟋蟀傍吾语,秋寒声更圆。

萧萧风露下,切切客窗前。

催得鸣机织,惊回警枕眠。

扬须频吐气,无乃甚便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陶安的《蟋蟀》描绘了一幅秋夜静思的画面。首句“蟋蟀傍吾语”,以拟人手法写出了蟋蟀在夜晚靠近诗人的身边,仿佛在低语,营造出一种亲密而宁静的氛围。接着,“秋寒声更圆”点明了季节,秋夜的寒冷使得蟋蟀的叫声更为清晰圆润。

“萧萧风露下,切切客窗前”进一步描绘了环境,风声和露水声交织,加上蟋蟀的鸣叫,显得格外凄清,诗人身处异乡客居,情感上与这自然之声产生了共鸣。“催得鸣机织,惊回警枕眠”则借物抒怀,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被蟋蟀声唤醒,难以入眠的离愁。

最后两句“扬须频吐气,无乃甚便便”看似写蟋蟀的动作,实则寓言诗人内心的不平静。这里的“扬须”和“吐气”可能是诗人自我解嘲,说蟋蟀的鸣叫让他无法安睡,但也反映出他幽默中带着无奈的情绪。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秋夜蟋蟀的独特感受,寓情于景,富有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859)

陶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月蜂蝶

寂寞秋风老,纷纭蜂蝶飞。

年年花落后,队队日相违。

玉翅穿枫叶,黄须点客衣。

山中随意好,何必逐芳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阴阴似尘起,曙色忽成昏。

绿树杳无迹,青山不在门。

着人衣渐湿,蔽野豹深蹲。

还喜清飙发,天开放晓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晚风

暮秋连日热,向晚大风寒。

变态如翻手,衰容怯倚栏。

降霜中气应,吹月上云端。

木叶萧萧脱,凄声接夜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秋雨

秋雨黯弥昼,暑寒相代时。

南方谢絺绤,急吹透茅茨。

万舞庭前树,劬劳野外师。

园蔬承润泽,新绿动离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