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射工、猛虎、鹰隼等自然界的凶猛生物,暗示社会上恶势力的无情和不择手段。诗人批评当时社会风气衰落,人们忽视根本,为了微薄的俸禄而舍弃农耕。他以蚕丝自比,即使牺牲也不吝啬,但也忧虑这样的付出可能带来的不幸。接下来,诗人通过比喻高山与浑浊的泾水,表达对公正缺失的忧虑,指出滥杀无辜的现象。
诗人感慨世道艰难,黄金虽贵却无法赎回清白,荣誉富贵不再重要,他宁可耻于为官,也要坚守志向,洁身自好。最后,他表明自己愿意随心所欲,听从内心,知止而无愧,展现出高尚的节操和独立的人格追求。整首诗寓言深刻,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人格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