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喜晴》由清代诗人缪公恩所作,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对农事的关切之情。
首句“雨霁霞明作晚晴”,描绘了雨后的天空,阳光透过云层,霞光映照,晚霞绚烂,展现出雨后晴朗的美丽景色。这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美景,也象征着生活的希望与光明。
接着,“天公有意慰舆情”一句,赋予自然以情感,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认为上天有意通过晴朗的天气来抚慰人们的心灵,带来愉悦和安宁。
“霜场未卜千仓满,云稼堪徵二麦成”则转向对农业的关怀,暗示了雨水对于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霜降之后的丰收与否,是农民们最为关心的事情,而此时的晴朗天气预示着可能的丰收,让人充满期待。
“碧垄苗低翻浪细,绿杨叶小簇阴轻”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绿色的稻田中,嫩苗随风轻轻摇曳,仿佛波浪一般,绿杨树下,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摆动,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最后,“村翁共话柴扉外,笑指天西气已清”将视角拉回人间,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温馨场景。老人们围坐在门口,谈论着生活琐事,脸上洋溢着笑容,指向西方,表示对晴朗天气的喜悦和对未来的好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晴朗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农事和乡村生活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