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良诗

功名不可为,忠义我所安。

秦穆先下世,三臣皆自残。

生时等荣乐,既没同忧患。

谁言捐躯易,杀身诚独难。

揽涕登君墓,临穴仰天叹。

长夜何冥冥,一往不复还。

黄鸟为悲鸣,哀哉伤肺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曹植在魏晋时期创作的,名为《三良诗》。诗中表达了对忠诚和正义的追求,以及对于那些为了国家、人民牺牲自己生命的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功名不可为,忠义我所安。" 这两句开篇,便点明了作者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而将个人的忠诚和正义作为心灵的归宿。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表达,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中一些士大夫对于个人价值追求的思考。

接下来的"秦穆先下世,三臣皆自残。生时等荣乐,既没同忧患。" 描述的是古代忠臣秦穆公及其三位大臣为了国家和君主而选择了悲壮的自我牺牲。他们在生前享受过与君王一样的荣耀和快乐,但到了死后,也共同承担了国破家亡的忧患。这段描写不仅展示了古代忠臣的崇高品格,也映射出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忠义之士的敬仰。

"谁言捐躯易,杀身诚独难。揽涕登君墓,临穴仰天叹。长夜何冥冥,一往不复还。" 这几句表达了对于牺牲生命之难的深刻认识。诗人认为,虽然有人说舍弃肉体是容易的事情,但真正去做到的却是需要极大勇气和决心的。而那些能够为国家、君主献出生命的人,他们登上墓地,面对着天空,只能发出无尽的叹息。"长夜何冥冥,一往不复还"则更深刻地表达了生死的永恒与不可逆转。

最后两句"黄鸟为悲鸣,哀哉伤肺肝。" 则是用自然景象来衬托诗人的哀愁之情。黄鸟的悲鸣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哀痛,而这种哀痛已经深入骨髓,让人心灵受到极大的创伤。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忠臣牺牲精神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于忠义之士的崇高敬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死亡和个人价值追求的一种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40)

曹植(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鼙舞歌五首(其三)大魏篇

大魏应灵符。天禄方甫始。圣德致泰和。

神明为驱使。左右宜供养。中殿宜皇子。

陛下长寿考。群臣拜贺咸悦喜。积善有馀庆。

宠禄固天常。众喜填门至。臣子蒙福祥。

无患及阳遂。辅翼我圣皇。众吉咸集会。

凶邪奸恶并灭亡。黄鹄游殿前。神鼎周四阿。

玉马充乘舆。芝盖树九华。白虎戏西除。

含利从辟邪。骐骥蹑足舞。凤皇拊翼歌。

丰年大置酒。玉樽列广庭。乐饮过三爵。

朱颜暴己形。式宴不违礼。君臣歌鹿鸣。

乐人舞鼙鼓。百官雷抃赞若惊。储礼如江海。

积善若陵山。皇嗣繁且炽。孙子列曾玄。

群臣咸称万岁。陛下长寿乐年。御酒停未饮。

贵戚跪东厢。侍人承颜色。奉进金玉觞。

此酒亦真酒。福禄当圣皇。陛下临轩笑。

左右咸欢康。杯来一何迟。群僚以次行。

赏赐累千亿。百官并富昌。

形式: 乐府曲辞

门有万里客

门有万里客,问君何乡人。

褰裳起从之,果得心所亲。

挽裳对我泣,太息前自陈。

本是朔方士,今为吴越民。

行行将复行,去去适西秦。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飞龙篇

晨游泰山,云雾窈窕。忽逢二童,颜色鲜好。

乘彼白鹿,手翳芝草。我知真人,长跪问道。

西登玉台,金楼复道。授我仙药,神皇所造。

教我服食,还精补脑。寿同金石,永世难老。

形式: 四言诗

飞龙篇

南经丹穴,积阳所生。煎石流铄,品物无形。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