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代的禅宗诗歌,由释法忠所作,以生活中的秤锤与秤衡为喻,探讨了公平与平衡的主题。诗中通过秤锤落入井中,秤衡遗失,以及随后的寻找过程,隐喻了人生中追求公平与和谐的不易。秤锤象征着事物的重量或价值,而秤衡则是衡量公正的标准。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难以找到完全公平的尺度,有时会因小失大,甚至在寻找公正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失去重要的东西。
“始去邻家借觅,衡上不曾钉星。” 这一句描绘了主人公在邻居的帮助下寻找秤衡的过程,但发现秤衡上并未刻有标志,暗示了即使找到了平衡的工具,也可能因为缺乏明确的指引或标准而无法正确使用。最后,“休休,重者从他重,轻者从他轻。” 这句话以一种超然的态度总结了全诗,意味着在面对不公平时,不如顺其自然,重的就让它重,轻的就让它轻,体现了对现实的一种豁达和无奈的接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公平的相对性,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