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

白云随师来,师逐白云止。

山空师何在,木末白云起。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云与山之间和谐共生的自然景象,以及禅意深邃的意境。

首句“白云随师来”,以“白云”象征高洁、自由的灵魂或精神,而“师”则代表寻求心灵归宿的修行者。这句诗仿佛在说,高洁的精神或灵魂追随修行者而来,暗示着精神追求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

接着,“师逐白云止”,描述了修行者追逐着白云的脚步,寻找心灵的栖息地。这里的“止”并非停止,而是达到、停留之意,意味着修行者在自然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山空师何在,木末白云起。”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山空,象征着修行者内心世界的纯净与空灵;而“师何在”则引发读者思考,师是否真的存在,还是说,师就是那自由飘逸的白云,是心灵的象征。最后,“木末白云起”,以“木末”(树梢)为背景,描绘出白云从树梢升起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寓意着修行者心灵的升华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传达了对精神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平静与自由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237)

杨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净居寺

达人到岸不须船,留寄寒云几百年。

欲问上方多少远,为言先过净居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题慧山寺

闻说支公最好贤,瀛洲可买不论钱。

楼台蔽日都无地,草木藏春别有天。

石上雪飞千峡雨,洞山泉落几家田。

高闲谁似幽居乐,一坐青山不问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张公洞

庆历初还自霅川,曾携琴酒访真仙。

洞天不隔三千界,俗驾重来四十年。

羽宝结成钟乳石,朱藤蒙罩画溪船。

樵夫不识赜山叟,欲与何人讲易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赠钱氏孙端静师

凤皇锵锵出丹山,览辉金阙振羽翰。

箫韶九奏动天地,苑囿何处无琅玕。

故山惟有千年鹤,海上芝田随饮啄。

朝市纷华了不知,逍遥常在云林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