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社稷苍生计必安,蛮夷杂种错相干。
周宣汉武今王是,孝子忠臣后代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其二)》。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每个字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作者的情感。
"社稷苍生计必安,蛮夷杂种错相干。"
这两句话描绘的是国家社会秩序稳定和民族融合的景象。“社稷”是古代祭祀土地和谷物神的场所,象征着国之根本和民众的福祉。这里的“苍生”指的是广大的人民,“计必安”表达了对人民安居乐业的期盼。而“蛮夷杂种错相干”则是说边疆民族与中原汉族交织在一起,形象地展现出一个多元一体的国家格局。
"周宣汉武今王是,孝子忠臣后代看。"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历史英主和忠诚臣子的敬仰,以及对于后世子孙能够继承这一美德的期望。“周宣汉武”指的是历史上的贤君,如周文王、周武王、汉高祖刘邦等,他们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开国皇帝,象征着政治清明和国家强盛。而“今王是”则暗示现任统治者也是这样的英主。最后,“孝子忠臣后代看”表达了希望后世的人能够效仿这些伟大的君主和忠诚的臣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展现出诗人对于国家统一、民族融合以及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同时,它也反映了杜甫作为一个唐代士大夫对于社会稳定与国家盛世的深切期盼。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喧喧道路多歌谣,河北将军尽入朝。
始是乾坤王室正,却交江汉客魂销。
不道诸公无表来,茫然庶事遣人猜。
拥兵相学干戈锐,使者徒劳百万回。
鸣玉锵金尽正臣,修文偃武不无人。
兴王会静妖氛气,圣寿宜过一万春。
英雄见事若通神,圣哲为心小一身。
燕赵休矜出佳丽,宫闱不拟选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