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俞眉仙归新安

古人为吏惜折腰,今人为吏愁吹毛。

渭城小邑大如掌,百家杀尽十家逃。

俞侯年少专城居,渭人始得归田庐。

郭外行春策病马,壁间退食悬枯鱼。

一朝微中考功法,拙宦违时乃承之。

妻儿驴背坐复跌,担囊但有琴书压。

君家旧在黄山曲,武溪千转清如玉。

拂衣长啸山水间,回首风尘真仆仆。

五柳门前菊欲黄,布帆高挂蒹葭苍。

归去来兮倘相忆,陇雁飞时书数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官员俞侯的生活状态和诗人对其归乡的送别之情。首句“古人为吏惜折腰,今人为吏愁吹毛”表达了对官场繁苛的感慨,与俞侯的境遇形成对比。接着写到俞侯在渭城任职时的艰难,百姓流离失所,他却只能独居城中,生活简朴,“郭外行春策病马,壁间退食悬枯鱼”。

诗中通过“一朝微中考功法,拙宦违时乃承之”揭示了官场的不公,俞侯因一次微小的考核而遭受挫折,仕途受阻。随后描述了他归乡的场景,妻儿同行,行李简单,只有琴书相伴,显示出他的淡泊与清贫。

最后,诗人回忆俞侯家乡的美景,“君家旧在黄山曲,武溪千转清如玉”,并以“五柳门前菊欲黄,布帆高挂蒹葭苍”描绘出宁静的田园风光,寄托对友人的祝福。结尾处以“归去来兮倘相忆,陇雁飞时书数行”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通信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官场黑暗的批判,也有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羡慕和对友谊的深深祝愿,展现了清初文人士大夫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255)

宋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八大诗家之一。汉族。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 字:玉叔
  • 号:荔裳
  • 籍贯:莱阳(今属山东)
  • 生卒年:1614~1674

相关古诗词

钓台图歌赠马兰台山人

九峻山人聊玩世,伏波将军之苗裔。

家在渼陂紫阁间,孤情独与烟霞契。

弹筝叩缶本秦声,裂芰为衣皆楚制。

儒冠误人几半生,秋风屡雪刘蕡涕。

长焚笔砚事丹青,泼墨吮毫称绝艺。

横皴酷似黄大痴,细染还宗吴仲圭。

近代以来数文沈,嘉隆而后作者谁。

山人工意不工似,匠心自出无专师。

卢龙山水颇不恶,韩家钓台尤最奇。

一峰高入白云里,登楼坐见海沧湄。

游人欲绘每束手,譬如写照难须眉。

一日坐我悠然堂,解衣䃲礴无人窥。

须臾图成挂诸壁,高岩邃谷光参差。

瀩澹旋涡渔艇立,窈冥洞口烟萝垂。

主人韩生有狂癖,此台自尔高曾贻。

见图再拜悲且喜,重之不啻商尊彝。

便买贞珉勒山侧,酹酒欲告山灵知。

山人此别欲何往,赠汝一枝筇竹杖。

避世宜从麋鹿群,结庐高卧仙人掌。

宁恤床头妻子饥,要令胸中丘壑长。

我今持节越王城,兰渚剡溪恣偃仰。

预拂霜绡以待君,一挥欲使群山响。

记取雪深一丈时,山人须鼓山阴桨。

形式: 古风

送东云雏孝廉

羡尔能高卧,莲华峰下居。

青袍双鬓老,黄叶二陵疏。

已著《潜夫论》,还陈灾异书。

故人京洛遍,问讯近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寄怀胡苍恒宪副

壮志堪乘障,浮名悔入关。

人疑龙性傲,官似马曹闲。

板屋青羌俗,柴扉紫逻山。

边城须卫霍,未许拂衣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清水道中

陇阪高无极,清秋望更赊。

石林千叠水,板屋几人家。

古驿羊酥饭,空山燕麦花。

停骖问耆旧,井税说频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