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济元所作的《题思亭》。诗中以深沉哀婉的笔触,描绘了对已逝先人的思念之情。首句“自承遗训莫窥园”,既表达了对先人教诲的铭记,也暗示了对先人安息之所的尊重与怀念。接下来,“云满地亭草满轩”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清、哀伤的氛围,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
“啮指音容还冉冉,伤心风木故翻翻。”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对先人的思念具象化为触手可及的回忆,以及难以抑制的悲伤。这里的“啮指”是一种古代表达思念或痛苦的方式,而“风木”则常用来比喻父母去世,这里借以表达对先人的深切哀悼。
“呼天欲报难为德,阙地何由可徼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想要报答先人的恩德,却无从下手;想要在地下寻得先人的灵魂,却又无法实现。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得诗歌更加触动人心。
最后,“遗泪只今挥令伯,每聆乌鸟一番喧。”诗人通过自己的泪水和对乌鸟鸣叫的倾听,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界的声响融为一体,进一步强化了对先人的怀念之情。乌鸟的鸣叫,在这里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声音,更象征着对逝者的哀思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已逝先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思,情感真挚,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