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送张鸣玉赣州知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即将赴任的官员张鸣玉的深情送别与美好祝愿。
首句“北阙捧恩荣”,以“北阙”象征朝廷,表达了张鸣玉在朝廷受到的恩宠与荣耀,预示着他即将踏上新的官途。接着“西江戒驿程”,点明了张鸣玉将前往西江流域的赣州任职,同时“戒驿程”也暗示了旅途的谨慎与庄重。
“悠悠驱五马,冉冉度双旌”两句,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张鸣玉出行时的场景。五马代表了官车的豪华与尊贵,双旌则象征着官职的显赫与威严。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张鸣玉出行的气派,也蕴含了对其官途未来的期许与祝福。
“政得虔人爱,心如赣水清”进一步表达了对张鸣玉为官之道的赞赏。虔地,即赣州,这里的“虔人”既指当地百姓,也暗含对张鸣玉施政效果的肯定。而“心如赣水清”则是对张鸣玉品德的赞美,寓意其内心纯净,如同清澈的赣河水一般。
最后,“崆峒千丈碧,应勒使君名”以自然景观的壮丽来寄托对张鸣玉功绩的期待。崆峒山的碧绿与高耸,象征着张鸣玉未来成就的辉煌,同时也暗示着他的政绩将被载入史册,留下不朽的名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张鸣玉赴任过程的描绘和对其品德、政绩的赞誉,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