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皇太后挽词二首(其一)

累朝宗内治,晚岁擅鸿勋。

立子得元圣,收帘奉长君。

一言消横逆,多难弭纷纭。

仙驭曾非远,长瞻巩洛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历代王朝内部治理有方,晚年成就显赫功勋。
选定嫡子为储君,尊奉年长的君王。
一句话平息了叛逆,化解了许多困难和纷争。
仙人的车驾似乎并未远离,常常遥望巩洛之地的云烟。

注释

累朝:历代。
宗内:朝廷内部。
晚岁:晚年。
擅:擅长,成就。
鸿勋:伟大的功绩。
立子:选定继承人。
元圣:最贤明的君主。
收帘:接受禅让或登基。
奉长君:尊奉年长的君王。
一言:一句话。
消:消除。
横逆:叛逆行为。
弭:平息,消除。
仙驭:比喻帝王或圣人的威仪。
非远:并未远离。
长瞻:长久地仰望。
巩洛:古代地名,指洛阳一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悼念大行皇太后所作的挽词之一。诗人赞扬了太后的家族背景和晚年功绩,提到她教育儿子有方,培养出贤明的继承人,并在国家动荡时凭借智慧平息纷争。"一言消横逆"表达了太后的话语具有化解矛盾的力量,"多难弭纷纭"则体现了她在困难时期稳定局面的能力。最后,诗人感叹太后的仙逝虽然令人悲痛,但她的精神如同仙驾般高远,人们将长久地怀念她在巩洛之地留下的深远影响。整首诗充满了对太后的敬仰和哀思。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子瞻见许骊山澄泥砚

长安新砚石同坚,不待书求遂许颁。

岂必魏人胜近世,强推铜雀没骊山。

寒煤舒卷开云叶,清露沾流发涕潸。

早与封题寄书案,报君湘竹笔身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子瞻喜雨亭北隋仁寿宫中怪石

仁寿宫中稆谷生,太湖苍石草间横。

兴衰换世身犹在,南北从人事已轻。

累石作台秋藓上,凿汧通水细渠清。

三年此亦非公有,空使他年记姓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小雪

小雪仅能消膈热,苦寒偏解恼衰翁。

年丰谁使百物贵,心净要令万事空。

老去禅功深自觉,生来滞运与人同。

闲中未断生灵念,清夜焚香处处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山胡

山胡拥苍毳,两耳白茸茸。

野树啼终日,黔山深几重。

啄溪探细石,噪虎上孤峰。

被执应多恨,筠笼仅不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