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二首(其二)

崇兰生涧底,香气满幽林。

采采欲为赠,何人是同心。

日暮徒盈把,裴回忧思深。

慨然纫杂佩,重奏丘中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林之景,诗人在溪边采集兰花,感受到满径的香气和深林中的幽静。其中“崇兰生涧底”一句,以“崇”字形容兰花之繁茂,以“涧底”指代溪流的源头,既表达了兰花的位置,也烘托出了山谷的宁静氛围。“香气满幽林”则直接描绘出兰花散发的清香弥漫在林间。诗人情不自禁地想要将这份美好分享给知音,故有“采采欲为赠,何人是同心”之句,表达了寻找知己共享此刻美景的心愿。

但随后的“日暮徒盈把”一句,却转换了情境,诗人手中握着未必能送出的兰花,日落时分的孤独感油然而生。接着是“裴回忧思深”,这里的“裴回”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回到原处,或许是某种特定的动作,如同“转身”之意,而“忧思深”则表达了内心的沉重与复杂。

最后两句“慨然纫杂佩,重奏丘中琴”,则展现了一种情感的外在化。诗人可能戴着兰花编织成的佩饰(“纫杂佩”),这种佩饰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象征,也可能是对知音难求的一种寂寞。随后,“重奏丘中琴”,则是在山间再次拨动琴弦,通过音乐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兰花、香气、幽林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境美与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6)

贺兰进明(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曲歌辞.行路难五首(其一)

君不见岩下井,百尺不及泉。

君不见山上蒿,数寸凌云烟。

人生相命亦如此,何苦太息自忧煎。

但愿亲友长含笑,相逢莫吝杖头钱。

寒夜邀欢须秉烛,岂得空思花柳年。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杂曲歌辞.行路难五首(其四)

君不见云间月,暂盈还复缺。

君不见林下风,声远意难穷。

亲故平生欲聚散,欢娱未尽尊酒空。

自叹青青陵上柏,岁寒能与几人同。

形式: 乐府曲辞

杂曲歌辞.行路难五首(其二)

君不见门前柳,荣耀暂时萧索久。

君不见陌上花,狂风吹去落谁家。

邻家思妇见之叹,蓬首不梳心历乱。

盛年夫婿长别离,岁暮相逢色已换。

形式: 乐府曲辞

杂曲歌辞.行路难五首(其五)

君不见东流水,一去无穷已。

君不见西郊云,日夕空氛氲。

群雁裴回不能去,一雁悲鸣复失群。

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以升沈中路分。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