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熟庵

昨宵约月临西池,冰蟾不至鹑火飞。

归来一室白于昼,乃是新诗光陆离。

当年应剖琼蚌腹,不然何以明于烛。

细窥字字欲走盘,三复庵名悟圆熟。

一片情田万古耕,有年能得几书经。

小疵终是未全稔,孰若先生耨穫精。

南窗寄傲遂初欲,移石畦兰更纫菊。

茶烟细杂玉炉沉,研影净涵金井渌。

林下今才见一人,却疑图任思旧臣。

自昔东山岂终隐,似闻鸾诏下苍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起所作的《答熟庵》,通过对月夜独处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熟庵主人深厚的情感交流和对学问的追求。首句“昨宵约月临西池”写诗人昨晚在西池边邀月,但月亮并未如约而至,只有星辰闪烁。“归来一室白于昼”则形容室内明亮,仿佛白天,这是因为诗人沉浸在创作新诗的喜悦中,诗句“乃是新诗光陆离”直接点出此意。

诗人接着回忆熟庵主人的才华,“当年应剖琼蚌腹”比喻其智慧如同珍珠般内藏,能在烛光下洞察一切。“细窥字字欲走盘”形象地描述了熟庵主人对文字的深刻理解和熟练运用。诗人赞美熟庵主人的学问深厚,但也指出其仍有待完善,“小疵终是未全稔,孰若先生耨穫精”,表示尽管有些小瑕疵,但总体上他的学问精进。

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熟庵主人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南窗寄傲遂初欲,移石畦兰更纫菊”描绘了闲适的生活场景。最后两句“林下今才见一人,却疑图任思旧臣”借用典故,暗示熟庵主人的才学犹如古代贤臣,虽隐居但仍被朝廷关注,暗含期待其出仕之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自己追求学问的反思,体现了宋人崇尚学问、重视友情的风范。

收录诗词(156)

陈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楷书歌赠人

大哉易画包牺生,鸟迹科斗相继永。

六体中间亦湮昧,次仲楷到钟王精。

献捷之表最近古,庄正如持干戚舞。

黄庭字字能通神,强弓千挽筋力均。

宝书遥遥名不朽,正法欧虞远能守。

后生不作诸老亡,睹君笔法得仙手。

况君变格睨逸少,秋霁凭高森晚照。

须知伯英到极工,中存楷则方入妙。

我初不识君,见君石上文。

从今便著青眼视,王谢庭前佳子弟。

才能素所喜,喜极为君歌。

君今弱冠不可那,更后十年当君何。

形式: 古风

静江商宰书来且索鄙语要道其冰雪相看之意古调代书

连墙不通问,千里乃寄音。

平生于缔交,淡泊味最深。

吴山青插天,应同碧玉簪。

尚怜风马牛,暌若商与参。

一声南来雁,西风又相寻。

君其念衰朽,余亦怀瑶林。

一廉了官事,吟外时鸣琴。

识量万顷陂,文华宝南金。

向来唐相璟,疑事问崔琳。

诸台贵得贤,而肯舍此琛。

会晤喜有期,宽此离索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履斋先生下颁参附往体以谢

有客号奚毒,西来自赤水。

外负炎炎气,内存温粹美。

当年杨天惠,夸大不绝齿。

解后段氏子,即之殊可喜。

却邪乃素心,调中古无比。

世仰大医王,民瘼咨朝市。

二子愿托身,赴汤任驱使。

兴怜维摩老,遣前护衰毁。

病魔亟退舍,怡然得安垒。

缅想蓄牛溲,陋哉子韩子。

既非瞑眩剂,厥疾无瘳理。

一念卫生恩,百拜额加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题建溪刘希和吟趣园

佳气满吴洲,琅琅谪仙句。

当其傲云月,风流良可慕。

寂寥数百载,何人踵逸步。

建溪有刘侯,于吟契其趣。

是知建与吴,妙处同一悟。

水石巧萦纡,烟云互吞吐。

花光时变眩,山色无旦暮。

物物可供吟,先为梅花赋。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