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春泽漫(其一)丙寅季冬十四日对雪曾赋长篇寄君达兄,壬辰寓珠江,仲冬二十八夜大雪。追思往事,如梦如尘,复填小阕以寄

风劲如刀,宵寒似水,纱窗蓦透玲珑。

看月开门,琉璃千顷溶溶。

画图点缀天公戏,有梅花、傲骨相同。

擘莺笺、呵墨推敲,独对灯红。

名园往日繁华地,怕阑干几曲,难觅吟踪。

飘泊江湖,关心琴鹤惺松。

追寻卅载罗浮梦,怅爪痕、又印泥鸿。

问何时、归去庐山,闲听晨钟。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夜的寒冷与寂静,以风的强劲和夜的寒冷为背景,通过纱窗的缝隙,展现出明亮的月光如同琉璃般流淌。诗人独自一人,对着灯光研磨墨迹,细心创作,仿佛与梅花的傲骨相映成趣。他回忆起往昔名园的繁华,感叹如今的飘泊生涯,心中挂念着琴瑟鹤鸣的生活。诗人沉浸在对过去的追忆中,梦想着三十年前罗浮山的幻境,而现实中的印记如同鸿雁留下的爪痕,令人惆怅。最后,他期盼着能回归庐山,享受那份宁静,聆听清晨的钟声,流露出一种淡泊而深沉的情感。整体上,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怀旧与向往宁静的词作。

收录诗词(74)

叶璧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庆春泽漫(其二)题寒江独钓图

芦叶围篷,莼丝碍艇,飘然一个渔翁。

蓑笠风流,拥来寒絮重重。

探梅不踏溪头雪,爱浮家、海碧天空。

正持竿、高唱晴痕,淡抹霞红。

闲鸥有约寻幽梦,恰清溪浅渚,好放鱼筒。

两岸青山,回环十里屏风。

烹鱼买酒船头醉,笑人间、蹄辙西东。

甚严滩、六月披裘,烟水空蒙。

形式:

菩萨蛮.题桃柳扇面

玉骢不系垂杨柳。柳绿摇漾春如线。小鸟羡高枝。

双飞不忍离。攀条风似剪。触处思人面。

酝酿荷长天。春光若个怜。

形式:

金缕曲

一架蔷薇月。忆当时、团圆双影,那禁惜别。

十二栏杆人静悄,相对梅花瘦骨。

丁香绾、芙蓉绣结。

一任瑶台莺燕语,卷芳心、不共春争发。

梦魂袅,江天阔。幽怀万种凭谁说。

浑不辨、吴头楚尾,关山难越。

怅前宵、来风雨疾,檐铁声声凄绝。

更莫问、萍踪鸿雪。

我亦飘零红粉泪,和啼鹃、千点应成血。

银缸冷,肝肠裂。

形式:

浣溪沙(其一)新秋

梧院凉痕淡欲流。单衣乍换怯登楼。

垂杨影瘦不禁秋。

小步清溪欹略留,轻波片片逐闲鸥。

蓼花红上钓鱼钩。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