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源诗十二章(其九)

还源去,何须次第求。法性无前后,一念一时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傅翕的《还源诗十二章》之九,以“还源”为主题,探讨了佛法修行中的本源与实践。

“还源去,何须次第求。” 开篇即点明主旨,意为追寻佛法的真谛,无需按照固定的步骤或顺序,直接回归本源即可。这里的“还源”,指的是回到事物的本质、源头,即佛性或本心,意味着在修行过程中,应直指人心,而非拘泥于外在的形式和过程。

“法性无前后,一念一时修。” 进一步阐述,佛法的本质是没有先后之分的,修行也不应局限于特定的时间或阶段,而应该在每一念、每一刻中进行。这强调了佛法修行的即时性和内在性,即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瞬间,都可以是修行的机会,无需等待特定的时机或遵循严格的程序。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禅宗思想中对佛法修行的直接体验和内在领悟,反对形式主义和外在仪式,主张从内心深处寻找真理,实现自我超越和解脱。

收录诗词(116)

傅翕(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还源诗十二章(其十)

还源去,心性不沈浮。安住三三昧,万行悉圆收。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还源诗十二章(其十一)

还源去,生死本纷纶。横计虚为实,六情常自昏。

形式: 古风

还源诗十二章(其十二)

还源去,般若酒澄清。能治烦恼病,自饮劝众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浮沤歌

君不见骤雨近著庭际流,水上随生无数沤。

一滴初成一滴破,几回销尽几回浮。

浮沤聚散无穷已,大小殊形色相似。

有时忽起名浮沤,销尽还同本来水。

浮沤自有还自无,象空象实总名虚。

究竟还同幻化影,愚人唤作半边珠。

此时感叹閒居士,一见浮沤悟生死。

皇皇人世总名虚,暂借浮沤以相比。

念念人间多盛衰,逝水东注永无期。

寄言世上荣豪者,岁月相看能几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