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永和寺壁(其二)

来解征衣日未斜,小轩泉竹两清华。

道人法力真无碍,解遣龙孙吐浪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朱松在永和寺中的一次独特体验。首句“来解征衣日未斜”,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结束旅途劳顿后,来到寺庙寻求宁静与解脱的情景,时间尚早,阳光尚未完全西斜,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接着,“小轩泉竹两清华”一句,通过“小轩”(小巧的亭阁)与“泉竹”(泉水与翠竹)的结合,描绘了一幅清幽雅致的画面。泉水潺潺,竹影婆娑,两者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与美感的空间,让人心旷神怡。

“道人法力真无碍,解遣龙孙吐浪花。”这一句则将笔触转向了寺庙中的高僧,即所谓的“道人”。通过“法力无碍”这一表述,表达了对高僧超凡脱俗、法力高强的赞美。同时,通过“龙孙吐浪花”的比喻,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泉水流动时的景象,也暗含着高僧法力能够影响自然界的寓意,展现出一种神秘而又和谐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自然、与高僧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与精神寄托的追求,以及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422)

朱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示僧

清溪净写碧巑岏,雨后相携石路乾。

认取此山巉绝影,他年何处钵中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九日送僧归龙山

九日相携积翠中,胜游兼有道林同。

枯颅一任君披拂,寄语龙山落帽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牛尾狸二首(其一)

压糟玉面天涯见,琢雪庖霜照眼明。

投箸羞颜如甲厚,南山白额正横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牛尾狸二首(其二)

物生甚美世所忌,吹息雪中成祸胎。

汤帆卯杯频下箸,江南归梦打围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