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公度的作品,他以杜甫的诗句为素材进行创作,体现了他对幽静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首句“背堂资僻远”暗示了远离尘嚣的环境,而“要路亦高深”则暗指即使是重要的道路,在这里也显得深远而难以触及,寓意着诗人追求的心境。诗人表达自己并未辜负隐居的理想,“未负幽栖志”,同时又透露出即使身处偏远,他的心仍能自由飞翔,“回看不住心”。
接下来的两句“寒花隐乱草,飞鸟度层阴”,通过描绘寒花隐藏在杂草中,飞鸟掠过层层阴霾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最后,诗人独自漫步在荒斋的小径上,“独绕荒斋径”,并将创作新诗的灵感与弹奏玉琴的雅趣相提并论,“新诗近玉琴”,表达了他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的艺术创作的乐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言哲理,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独特理解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