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梁有誉的《暮春病中述怀(其一)》描绘了春天逝去、长安花落的景象,寓含着对世事变迁和战争频繁的感慨。首句“花落长安春事过”以自然之景暗示人事沧桑,春天的凋零象征着盛世不再。
接下来,“侧身天地甲兵多”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忧虑,他以个人的微小与天地间的兵戈相对,显得无力回天。马卿和阮籍是两位历史人物,马卿因才华无处施展而写下《子虚赋》,而阮籍则借佯狂放歌来逃避现实,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内心的无奈与苦闷。
“病起春风吹鬓发,酒醒寒月上关河”两句,通过病愈后的诗人面对春风和冷月,流露出一种孤独与凄凉,同时映照出边关的辽阔与寂寥,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
最后,“凭栏却忆十年事,长啸谁持返日戈”两句,诗人倚栏远眺,回忆过往,发出感慨,希望能有人能扭转乾坤,恢复安宁。然而,这只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诗人只能独自长啸,表达对未来的期盼与无力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身处乱世的无奈与对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