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员仲赴阙奏事士君子咸欲其留闻为魏公所辟势不可夺遂成鄙语兼简查元章

名德重夷夏,皇朝两魏公。

平淮已得愈,论将更资冯。

报主男儿志,知恩国士风。

尽收良马去,冀北遂群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对冯员仲赴朝廷奏事的感慨与评价。诗中赞扬了冯员仲的高尚品德和忠诚精神,以及他受到魏公的赏识和重用。

首句“名德重夷夏,皇朝两魏公”,赞美冯员仲的美德不仅在汉族地区受到尊敬,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也同样受到推崇,他是皇朝的两位杰出人物之一,显示了其非凡的影响力和地位。

接着,“平淮已得愈,论将更资冯”两句,可能是在赞誉冯员仲在平定叛乱或处理国家大事时的卓越才能,他的策略和见解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利用。

“报主男儿志,知恩国士风”则进一步强调了冯员仲作为忠臣的坚定意志和知恩图报的高尚情操,他以报效国家为主旨,体现了国士应有的风范。

最后,“尽收良马去,冀北遂群空”一句,可能是在比喻冯员仲的离去使得国家的优秀人才都随之而去,整个北方地区因此而人才凋零,形象地表达了对冯员仲才能和贡献的高度评价。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冯员仲个人品质和功绩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其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于忠诚、智慧和品德的重视。

收录诗词(2200)

王十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 字:龟龄
  • 号:梅溪
  • 生卒年:1112-1171

相关古诗词

程泰之郎中以诗三绝觅省中梅花因次其韵(其一)

长记蓬山旧赏梅,芳樽一笑共君开。

重游未见梅花面,应误君诗得得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程泰之郎中以诗三绝觅省中梅花因次其韵(其二)

诗似西湖处士诗,十篇三绝斗清奇。

更将正味森严句,压倒屋檐斜入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程泰之郎中以诗三绝觅省中梅花因次其韵(其三)

竹亭不到几经时,来往逢梅似退之。

遥想吾庐溪上好,十分乡思又关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依韵奉酬胡秘监

平生恨未识刚者,今日岂期亲见之。

欲把江梅比孤洁,江梅无此岁寒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