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破阵子·秋夜》由清代诗人李雯所作,描绘了一幅秋夜的凄美画卷。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夜的凉意与静谧,以及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白露凉惊玉树”,开篇即以“白露”点明季节,秋夜的露珠在月光下显得晶莹剔透,仿佛玉树一般,给人以清凉之感。“明蟾秋映金绳”,月亮高悬,照亮了整个秋夜,如同金色的绳索,将大地与天空相连,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帐底葡萄看数颗,阶前络纬听三更。”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静谧。帐底的葡萄,虽是寥寥几颗,却足以触动人心;阶前的络纬虫鸣,三更时分最为清晰,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
“灯花销复生,总是愁来角枕,那堪风度檐铃。”灯花的燃烧与重生,象征着短暂与永恒的交织,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愁绪。角枕,古代枕头的一种,此处借指枕头,表达了主人公难以入眠的困扰。风吹动檐铃的声音,更添了几分寂寥与不安。
“自分人间怜只影,不知天上喜双星。”这一句运用对比手法,将人间的孤独与天上的幸福相对比,表达了对爱情与陪伴的渴望。人间的主人公独自一人,而天上则有双星相伴,形成鲜明的反差,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银河无限清。”结尾一句,以银河的清澈无垠收束全诗,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暗含了对心灵纯净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