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秋夜

白露凉惊玉树,明蟾秋映金绳。

帐底葡萄看数颗,阶前络纬听三更。灯花销复生。

总是愁来角枕,那堪风度檐铃。

自分人间怜只影,不知天上喜双星。银河无限清。

形式: 词牌: 破阵子

鉴赏

这首《破阵子·秋夜》由清代诗人李雯所作,描绘了一幅秋夜的凄美画卷。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夜的凉意与静谧,以及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白露凉惊玉树”,开篇即以“白露”点明季节,秋夜的露珠在月光下显得晶莹剔透,仿佛玉树一般,给人以清凉之感。“明蟾秋映金绳”,月亮高悬,照亮了整个秋夜,如同金色的绳索,将大地与天空相连,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帐底葡萄看数颗,阶前络纬听三更。”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静谧。帐底的葡萄,虽是寥寥几颗,却足以触动人心;阶前的络纬虫鸣,三更时分最为清晰,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

“灯花销复生,总是愁来角枕,那堪风度檐铃。”灯花的燃烧与重生,象征着短暂与永恒的交织,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愁绪。角枕,古代枕头的一种,此处借指枕头,表达了主人公难以入眠的困扰。风吹动檐铃的声音,更添了几分寂寥与不安。

“自分人间怜只影,不知天上喜双星。”这一句运用对比手法,将人间的孤独与天上的幸福相对比,表达了对爱情与陪伴的渴望。人间的主人公独自一人,而天上则有双星相伴,形成鲜明的反差,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银河无限清。”结尾一句,以银河的清澈无垠收束全诗,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暗含了对心灵纯净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35)

李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崇祯十五年举人。与陈子龙等有“云间六子”之称。入清,被荐任内阁中书舍人。多尔衮致史可法、唐通等信,均其手笔。不久,忧伤而死。有《蓼斋集》

  • 字:舒章
  • 籍贯:明末清初江南青浦
  • 生卒年:1608—1647

相关古诗词

渔家傲.新柳

半吐流苏蘸水面,弄愁一缕青丝短。

小阁春寒帘不卷。风冉冉,纤柔未许莺儿串。

可是江南风景晏,嫩黄初破春潮溅。

此日章台人近远。芳草岸,渐垂长带教侬绾。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渔家傲.咏雪

半启朱扉寒粉面,腾腾更爱灯前见。

帘外玉梅香近远。罗袜浅,盈盈踏破银泥软。

淅淅雕阑风力短,清光又照黄昏院。

怯把鸳针穿彩线。愁婉转,玉楼人共金凫暖。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渔家傲.咏滩水

山色蒙萝围四壁,葡萄一泻倾千尺。

罗袜盈盈轻未湿。留不得,莫叫比翼鸳鸯立。

龙卵丹青和水碧,縠纹细蹙飞花急。

映得清眸双黛色。溪月白,明珠翠羽无消息。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风中柳.閒情

暗锁离愁,端是楼前杨柳。凭栏干、月痕初透。

腕儿越瘦,眉儿越皱。怕黄昏、燕归时候。

粉薄香销,帘额清清依旧。试兰汤、微温豆蔻。

常垂纤手,轻披罗袖。倚屏风、夜深灯后。

形式: 词牌: 谢池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