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客行寓清郡赠中伯丈

仲尼老于行,柳下援而止。

殊无怀土情,郑客乃如此。

郑客吾乡老缝掖,不根嫚戏无推择。

西游落魄走邯郸,国有贤王虚左席。

日留朱邸曳长裾,贵幸何须驷马车。

但虑才高忌严忌,谁言赋不如相如。

冠缨曾绝感知己,锦茵醉吐花靡靡。

无端压倒玉堂人,只因撰出金楼子。

内家日给买文钱,外舍私为桃叶怜。

解将交甫明珠佩,博得文君绿绮弦。

秋风客散平原第,齐东陋巷蓬蒿翳。

不无岳牧致苞苴,自有州司能拥彗。

我来犹得称通家,相逢烂醉听琵琶。

卫水清霜照明月,鹔鹴裘映芙蓉花。

自言仅免穷愁逼,无奈头无一茎黑。

纵梦非熊入后车,不如安载归乡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张元凯的《郑客行寓清郡赠中伯丈》描绘了一位郑地客子的形象,他虽年长却依然活跃,如同孔子在柳下之畔般行动自如。他身处异乡,没有思乡之情,反而在郑国受到礼遇,被贤王以虚左之礼相待。他在权贵之地过着奢华的生活,才华出众却担心遭忌,暗示了他与司马相如般的才情。他曾经因文采而结识知己,甚至得到内廷的支持和外人的同情。然而,即使身处困境,他仍能保持豪放,与朋友畅饮,欣赏音乐。

诗中提到的“平原第”、“齐东陋巷”象征着他的生活起伏,既有显赫之时也有困顿之日。他虽面临贿赂和权势的诱惑,但仍能坚守原则。诗人以“卫水清霜”、“鹔鹴裘映芙蓉”等意象,展现出清冷而美丽的画面,表达出对友人的敬仰和自身的感慨。

最后,诗人表示自己虽然处境不佳,但仍能以通家之谊自居,与友人共度欢乐时光,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怀念。整首诗通过这位郑客的经历,展现了人生的起落和对才情的赞美,以及对友情和故乡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896)

张元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吴姬行为四明沈嘉则买妾赋

吴姬二八颜如花,翠帷珠箔藏卢家。

暂许春风吹裙带,未容燕子窥窗纱。

妆台才掩临窗绣,皓腕霜明映罗袖。

蛾眉效月一痕新,柳腰学舞三眠瘦。

瘦减腰肢似沈郎,当年未许嫁王昌。

不识红妆堪换马,但知绿绮可求凰。

遨游忘草郊居赋,江城花县啼莺路。

鹴裘时解茱萸湾,画舸偏经桃叶渡。

吴阊新水泛双鸳,丽藻文漪锦浪翻。

毫端幻出花千树,剩得娇枝解语言。

含娇含态情难说,为雨为云梦无歇。

巫山峡绕曹娥江,襄王台在禹王穴。

采莲越女湿绡衣,短棹穿花过钓矶。

瞥见吴姬不相识,恍疑洛水神仙归。

约开莲叶隔花语,为问馆娃宫几许。

依依杨柳苧萝村,此是西家捧心处。

错落明珠吐凤钗,陆离端锦合欢裁。

昔时越艳归吴去,今日吴姬入越来。

甬东山水蓬莱岛,朱颜绿鬓同偕老。

风流愿比贺季真,镜湖春色年年好。

形式: 古风

苏生行

苏生纵横客,寂寞休明世。

尺寸无所成,坐叹流光逝。

少岁曾为南粤游,尉佗椎髻最难柔。

军前长揖无数语,遂令面缚閒戈矛。

归来牛酒相慰劳,上功幕府寝不报。

翻然结客少年场,五陵豪杰亲除扫。

解装犹剩千黄金,遍置鸳衾与凤簪。

好将陆贾平生橐,结得徐娘既老心。

春明门外花如绮,羽林缇骑佻佻子。

相逢大快共樗蒲,绝叫狂呼卢与雉。

百万常输囊屡捐,凄然击筑夜无眠。

荆卿远去渐离老,孤剑寒风易水边。

东归肮脏身何寄,数椽如线邻萧寺。

短衣弹雀逐群儿,长镵采药遗仙吏。

看君体骨良不恒,面如紫石何棱棱。

谁言山泽常如此,忽有风云或可乘。

男儿七尺须奇节,黑貂何必愁鹑结。

阴符一匣在床头,莫使灵文久磨灭。

形式: 古风

短歌与一二僚佐登城楼作

吴钩锈涩不能鸣,匣中隐隐青苔生。

高天九月霜华白,草木黄落夫差城。

夫差城中谁作苦,摧眉折腰在行伍。

父书徒读亦何为,投笔十年无比数。

藏活曾栖广柳车,沉酣屡谪西曹簿。

男儿肮脏安足叹,世上纷纷鼠变虎。

卫青亦是主家奴,须臾功成享茅土。

出无知己仕无媒,不如将身隐屠沽。

丈夫空自羡雄飞,今日登临对落晖。

满目山川非异国,仲宣何事泪沾衣。

形式: 古风

谢都护游山歌

谢家雅有东山兴,朅来许我才情胜。

少年有事弋与渔,垂老无心负且乘。

春风满地吹接䍦,青山绿酒堪忘饥。

双艇移来疾于骑,五湖便是高阳池。

林中排调日酣畅,三春共蜡屐几两。

自是狂奴去复来,至今痴叔犹无恙。

吴王台馆久棘荆,山丘尚被吴王名。

云兴雨散竟何托,雄飞雌伏徒营营。

君能于此了无累,黄公垆下颓然醉。

迩来喜怒谁得知,褰帷且问如花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