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其二)立春后数日盛寒不出因赋鄙语敬呈遁庵尊兄一笑

谁伴闲人闲处闲。梅花枝上月团团。陶潜自爱吾庐好,李白休歌蜀道难。

林壑静,水云宽。十年无梦到长安。五更门外霜风恶,千尺青松傲岁寒。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翻译

在这荒野僻静之地陪伴我这无所事事的闲人的是谁呢?是那疏影横斜的梅花以及梅花枝头团团的明月呀!我也似陶渊明般喜爱我的茅庐,李白啊,不必再为蜀道艰难、人世险恶而叹息。
山林寂静,沟壑幽深,水淡云远。隐居多年,再也没有回京城做官的梦想。五更时分门外风疾霜寒,但那高高的青松从不畏惧这严寒,始终挺拔的立于这天地间。

注释

陶潜:陶渊明。
林壑:指树林和山谷。

鉴赏

这首金末元初的词作《鹧鸪天·其二》以闲适与清冷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在立春后的严寒中独处的感受。首句“谁伴閒人閒处閒”表达出诗人孤独而悠闲的状态,无人相伴,唯有自己享受这份宁静。次句“梅花枝上月团团”则借梅花和圆月营造出静谧而清冷的夜景,暗寓诗人高洁的品格。

“陶潜自爱吾庐好,李白休歌蜀道难”两句引用陶渊明和李白的典故,前者象征隐逸生活,后者则暗示对仕途险阻的超脱,表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淡然态度。

“林壑静,水云宽”进一步渲染环境的宁静与开阔,诗人的心境也随之变得宽广。然而,“十年无梦到长安”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的疏离,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最后两句“五更门外霜风恶,千尺青松傲岁寒”以霜风和青松为喻,展示出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即使面对恶劣环境,也能保持内心的傲骨和对寒冬的无畏。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作者在严寒时节的闲适心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

收录诗词(260)

段成己(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段克己弟。克己中举,无意仕途,终日纵酒自娱。成己及第,授宜阳主簿。金亡,成己与兄避居龙门山(今山西河津黄河边)。克己殁后,自龙门山徙居晋宁北郭,闭门读书,近四十年。元世祖忽必烈降诏征为平阳府儒学提举,坚拒不赴。至元十六年卒,年八十一

  • 生卒年:1230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其一)再游青阳峡奉和遁庵兄韵

行彻南溪到北溪。山回万马合长围。

花如有旧迎人笑,云自无心出岫飞。

挥醉墨,带烟霏。婆娑醉舞拂青丝。

昔时心赏今犹在,但恐风流异昔时。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二)上巳日陪遁庵先生游青阳峡

不恤枯肠殷夜雷。一杯胸次失崔嵬。

暂将平昔看书眼,移向溪山好处开。

从健倒,卧莓苔。明朝有酒更重来。

百年光景无多子,烂醉溪头得几回。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二)上巳日会饮卫生袭之家园

殢酒偿春笑二豪。题诗品物愧时髦。

心如幽鸟忘机静,身似虚舟到处漂。

须富贵,是何朝。一杯聊慰楚人骚。

逢花堪赏应须赏,座有嘉宾尊有醪。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一)上巳日陪遁庵先生游青阳峡

㶁㶁春江走怒雷。翠岩千丈立崔嵬。

山英似与游人约,尽放浮云一夕开。

倾绿酒,坐苍苔。大书岁月记曾来。

直将酩酊酬佳节,挽住春光不放回。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