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家

久客常念归,还家自深愿。

虽非湖海游,早已时节变。

果裸施于宇,蟏蛸巧相衒。

墙根思哀蛩,危栋辞归燕。

贫加乡闾慕,病益儿女恋。

栖迟免路旁,未厌茅屋贱。

衡门过凉雨,秋草盈芳甸。

耕耘傥及时,筋力自此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还家》是宋代诗人刘攽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从远方归来,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与感慨。

首句“久客常念归,还家自深愿”,开篇即道出了诗人长期在外漂泊,心中始终怀揣着归家的渴望。接着“虽非湖海游,早已时节变”两句,诗人以“湖海游”比喻远行,虽未真正踏上湖海之途,但内心已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对故乡的思念日益加深。

“果裸施于宇,蟏蛸巧相衒”描绘了家中景象,果实挂满枝头,蜘蛛巧妙地在屋檐下织网,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家的温馨与生机。而“墙根思哀蛩,危栋辞归燕”则通过哀鸣的蟋蟀和即将离去的燕子,进一步渲染了离别与回归的情感,寓言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贫加乡闾慕,病益儿女恋”表达了诗人因贫困而更加怀念家乡,因病痛而更加眷恋亲人,体现了人情的温暖与生活的艰辛。最后,“栖迟免路旁,未厌茅屋贱”则以“栖迟”的兔子比喻自己,表达了虽身处简陋的茅屋,却并不感到厌倦,反而是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衡门过凉雨,秋草盈芳甸”描绘了诗人归家后的生活场景,衡门之下,细雨绵绵,秋草茂盛,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象。而“耕耘傥及时,筋力自此劝”则是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希望农事适时进行,身体力行,以此鼓励自己继续努力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归家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积极乐观,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和生活气息。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雪中检故书见王深甫书因寄

积雪閟穷巷,天寒四岑寂。

常时能来人,今兹亦绝迹。

探囊理文书,卷轴浩堆积。

岁序往不留,其人或成昔。

忽如二三子,共此笑言适。

我游皆可人,回也实莫逆。

诗句何轩轩,有若风中翼。

使我多闻知,令我手不释。

闻君不作官,作官固无益。

由来全生士,不以时世激。

请问紫芝翁,宁知五鼎食。

开门望四野,天地漫无隙。

老鹰冻不飞,何由寄消息。

形式: 古风

送张七和州判官

从仕如博弈,百万系一掷。

君看大司马,二十好颜色。

与子昔献赋,共登东堂籍。

留滞向十年,尚为诸侯客。

我愚数亦奇,连蹇不自惜。

念君复何为,无乃玄尚白。

时平弃奇节,幕府鲜筹画。譬如埘?间,安用鸾鹄翼。

高秋江湖深,莽莽烟水碧。

轻舟犯蛟鼍,勉子慎行役。

形式: 古风

三女冈

吴女飞若烟,兹地留尔名。

上有愁云阴,下有蔓草生。

如此粲者何,遗恨若未平。

宁无东平树,靡靡向孤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澄心寺后阁弹琴

高风动长松,萧瑟清我心。

亦有琴上弦,尽得天外音。

试复向城市,馀响终难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