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博罗河屯四十八旗诸蒙古王等来接

天恩歌有岁,祖泽赖无穷。

巡狩三秋日,趋承万里风。

欢声毳帐合,佳气幔城通。

来享同遐迩,咸宾混外中。

诚输陈厥篚,燕赐咏敦弓。

永念覃敷庆,怀柔倍惕衷。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主题为迎接来自博罗河屯四十八旗的蒙古王公贵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宏大的场面与深厚的情感。

首句“天恩歌有岁”,以“天恩”开篇,表达了对上天恩赐的感激之情,预示着一年的开始,充满了希望与喜悦。接着,“祖泽赖无穷”则强调了祖先留下的恩泽,这种恩泽如同江河之水,源源不断,滋养着后世。

“巡狩三秋日,趋承万里风”描绘了皇帝巡视的场景,三秋时节,万里江山,皇帝的行踪遍及四方,象征着国家的统一与强盛。同时,也体现了皇帝对臣民的关怀与爱护,如同微风吹拂,温暖人心。

“欢声毳帐合,佳气幔城通”进一步渲染了庆典的热烈气氛。毳帐是蒙古族的传统居住方式,这里指代蒙古王公们的住所;佳气则象征吉祥之气,幔城则是指皇帝的行宫。这两句通过声音与气息的交融,展现了民族间的和谐与团结。

“来享同遐迩,咸宾混外中”表达了所有前来参加庆典的人,无论远近,都受到了同等的欢迎与尊重,体现了乾隆皇帝的宽广胸怀和治国理念。

“诚输陈厥篚,燕赐咏敦弓”描述了臣民向皇帝表达忠诚与敬意的方式,通过进献礼物(厥篚)来表达心意,而皇帝则以赐予(燕赐)作为回应,这种互动体现了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

最后,“永念覃敷庆,怀柔倍惕衷”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与期待,同时也强调了以德服人、以礼待人的治国之道,体现了乾隆皇帝的深谋远虑与仁政思想。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宏大的历史背景和壮观的场面,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治国理念,是清代宫廷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秉烛待章奏未至

不为巡游懈敕几,离宫独坐廑民依。

银檠犹待封章至,鸟路应迟驿骑飞。

风袅炉香移夜漏,月明虎帐正宵衣。

今秋稍解祈年虑,遍野黄云拥六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新月

山静秋深新月小,楸梧风动惊栖鸟。

归群牧马听人呼,唧唧蛩音泣寒草。

犹忆昨年太液池,金波摇漾光琉璃。

飞觞沸管讵不乐,风餐露宿将何为。

将何为,清歌一曲有所思。

形式: 古风

过蒙古诸部(其一)

岩华峰叶杂丹黄,塞上那知道路长。

霜满寒林山柿冷,烟生毳帐酪酥香。

伊歌度曲闻驼背,羽箭翻弓射雁行。

诸部贤王颙首望,随行争羡羽林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过蒙古诸部(其二)

风来谷口捲云晴,沙漠霜华射眼明。

冷逼丛林鹿声壮,寒侵浅草马蹄轻。

围成驰射皆骁骑,宴罢欢呼达网城。

服食旧称方物贡,酪浆乳饼总输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