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抖擞襟尘访梵宫,入门物色补陀踪。
松虽未老曾留鹤,山不在高堪卧龙。
案上楞岩寻旧跋,枕边纸被认新缝。
客题不要纱笼壁,遮莫轻敲饭后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时韶的作品《浮山用平叔韵》。诗人以访寺为题,表达了对佛寺清幽环境的喜爱和对历史遗迹的探寻。首句“抖擞襟尘访梵宫”描绘了诗人抖落尘俗,满怀虔诚地步入佛寺的情景。次句“入门物色补陀踪”则暗示了诗人追寻的是佛教圣地补陀(即普陀山)的痕迹。
第三句“松虽未老曾留鹤”,通过松树与仙鹤的典故,寓言了寺庙的古老与超凡,暗示了佛法长存。第四句“山不在高堪卧龙”进一步强调了山寺的宁静与隐逸,仿佛是卧龙藏于其中,寓意深邃。
第五、六句“案上楞岩寻旧跋,枕边纸被认新缝”细致入微地描写了诗人翻阅经书,发现旧时的跋语,以及感受到新添被褥的温暖,体现了对僧侣生活的亲切体验。
最后两句“客题不要纱笼壁,遮莫轻敲饭后钟”表达了诗人希望不要随意在墙上题字,也不要轻易打扰僧人的静修,流露出对寺内秩序的尊重和对禅意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佛寺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不详
天生贤佐福闽州,衮舄荧煌尚黑头。
司马公留民可活,管夷吾在世何忧。
东南人物几华屋,今古乾坤一竹楼。
三万卷书三尺剑,男儿事业要伊周。
鲛人机轴巧,织出水晶宫。
浣濯有新雨,卷舒无定风。
晴岚轻染绿,斜日半浇红。
渔父无端甚,轻舠截个中。
精神淡伫霜犹薄,肤貌参差雪未温。
试向南枝看春色,夜来才着两三分。
为有清癯骨相寒,月明时候正相关。
本来面貌无尘俗,更向冰池自照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