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二首(其一)

采芷向东皋,采兰向幽谷。

采采结佩纕,辉辉莹金玉。

佩之蹑云衢,迎风散芬馥。

内顾空自怜,徘徊还蹢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主人公在东皋和幽谷中采摘芷草与兰花的情景,通过这些自然界的美好事物,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以及内心的孤独与彷徨。

首句“采芷向东皋,采兰向幽谷。”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画面:诗人独自一人,或是在开阔的田野(东皋),或是深入幽静的山谷,采摘着象征着纯洁与高雅的芷草与兰花。这种选择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也可能暗含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接着,“采采结佩纕,辉辉莹金玉。”描述了诗人将采摘的芷草与兰花精心编织成佩饰的过程。这里的“佩纕”指的是佩戴在身上的装饰品,而“辉辉莹金玉”则形容这些自然之物在经过精心处理后,如同金玉般闪耀着光芒,不仅美化了诗人的形象,也象征着其内在品质的纯净与高贵。

“佩之蹑云衢,迎风散芬馥。”进一步展现了佩饰的作用。诗人将这些自然之物制成的佩饰佩戴于身,仿佛能够踏足云端,与清风共舞,散发出阵阵芬芳。这不仅是一种美的享受,也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界和谐共处的象征。

最后,“内顾空自怜,徘徊还蹢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面对自己的内心时,他感到一种空虚与自怜,似乎在寻找着某种缺失的东西。同时,他的脚步在原地徘徊,难以决断,显示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既有对外在世界的赞美,也有对内在心灵的深刻探索。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主人公在自然中采摘并制作佩饰的过程,以及佩戴后内心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在面对自我时的孤独与彷徨。诗中的意象与情感交织,构成了一幅既美丽又深邃的画面。

收录诗词(52)

陈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怀二首(其二)

我有盘龙镜,烱烱凝清光。

亦有高阳剑,秋水淬锋铓。

欲携赠知己,感慨意难忘。

但恐岁月晚,抱此徒悲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哀平南为司训郭君妻

平南古封邑,山水天下奇。

谁知水山间,访故有馀悲。

结发事君子,燕婉及兹时。

君领平南训,妾当从所之。

嘉合谅不偶,偕老获奚疑。

讵意方盛年,世途生崄巇。

胡蓝哄豺虎,咆哮薄城池。

鸳鸯忽惊散,仓皇各东西。

孩提在中怀,呱呱益凄其。

锋刃转陵胁,死生从此辞。

白璧苟以污,虽生亦奚为。

厉声叱凶暴,溅血沾裳衣。

秋霜让凛溧,烈日同光辉。

哀哉若女英,展也烈士规。

圣朝重化理,激薄良在斯。

纶綍出中禁,龙光贲天涯。

一死安足惜,千载芳名垂。

形式: 古风

美女篇

南州美女娇如花,天然艳质轻铅华。

脩眉皓齿鬓学鸦,步摧压鬓金凤斜。

琼瑶肌肤绝纤瑕,绣裙锦袂蒸云霞。

腰悬双佩首六珈,吐词芬馥如春葩。

移莲延伫当窗纱,碧天云门见姮娥。

容仪窈窕信莫加,道傍观者生咨嗟。

行人或过犹回车,媒氏通好何纷拿。

玉帛不备当奈何,托身愿得良名家。

鸾箫双吹成配嘉。

主君中馈为调和,百年燕婉期无它。

形式: 古风

将进酒

将进酒,持劝君。

百年光阴若流水,劝君满饮须十分。

君不见石崇锦幛五十里,何如子夏衣悬鹑。

岂论古人与今人,富贵贫贱同反真。

名流青史信足贵,骨埋黄壤谁知闻。

起舞待明月,高歌遏行云。

劝君有酒且尽醉,无仆仆尔劳心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