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吕二公罢郡皆得宫观

庚子同灾知几人,二公华显独超伦。

比闻贬责祠宫去,始信推移运数均。

势冷有官犹是贵,居閒无禄未为贫。

须知削籍投荒者,惟望归欤作幸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闻王吕二公罢郡皆得宫观》由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通过对两位被罢免官职的官员最终获得宫观职位这一事件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社会人事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首句“庚子同灾知几人”,开篇即以庚子年作为背景,暗示了这一年可能遭遇了某种共同的灾难或变故,引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关注。接着,“二公华显独超伦”则点明了两位官员在众多受难者中脱颖而出,他们的显赫与卓越与众不同,表达了对这两位官员才能与品德的高度评价。

“比闻贬责祠宫去,始信推移运数均”两句转折,揭示了两位官员从高位跌落至祠宫任职的事实。这里运用了“运数均”的概念,意味着命运的流转是公平的,每个人的命运都受到一定的规律支配,即使地位显赫的人也可能遭遇贬谪。

“势冷有官犹是贵,居閒无禄未为贫”进一步探讨了权力与财富的关系。即使在权力减弱的情况下,官员的地位仍然被视为珍贵;而在闲散之时,没有俸禄的生活并不意味着贫困。这两句体现了作者对权力与物质价值的辩证思考,以及对官员个人品质的重视。

最后,“须知削籍投荒者,惟望归欤作幸民”表达了对那些因政治原因而被剥夺官职并流放远方的人的同情。他们虽然失去了官位和物质上的富足,但作者认为他们仍有望回归,成为幸运的平民,暗示了对这些人的未来抱有希望,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公正和平等的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两位官员命运的起伏,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其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对人性的关怀。

收录诗词(979)

邹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060—1111

相关古诗词

以常宁铅炉合供政首座因用旧韵发一笑

十年流落见无由,谁识江东有赵州。

凭仗炉烟寄消息,定中应亦展眉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闻政公住庵将成辄以只么名之并寄绝句

纵横参了祖师禅,聊唱还乡信此缘。

粥饭年来一齐足,不妨和束带刀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招政首座

高歌一曲破还乡,只么随缘是道场。

已向承天设双榻,待师同快竹风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有感

真诀由来甚易明,惟人用志不精诚。

从今谨事先生语,何患无阶朝玉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