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江秋晓次石田翁韵(其二)

草寒霜渚梦悠悠,衡岳西风落木秋。

病里断猿司马泪,吟馀残月仲宣楼。

自怜江汉犹迟暮,谁采城蓉寄远游。

鸿雁一行斜不度,水光山色满汀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楚江边的凄美景象,充满了浓厚的悲凉与孤独之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艺术氛围。

首联“草寒霜渚梦悠悠,衡岳西风落木秋”,以“草寒”、“霜渚”、“梦悠悠”、“衡岳西风”、“落木秋”等意象,勾勒出一幅秋日清晨,江边草木萧瑟、霜气弥漫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其中,“梦悠悠”三字,既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绪飘渺,又与下文的“病里断猿司马泪”相呼应,预示着接下来将展开一段深沉的情感抒发。

颔联“病里断猿司马泪,吟馀残月仲宣楼”,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这里引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司马泪”,源自《晋书·王羲之传》,形容人在病痛中听到猿啼之声,引发无尽的悲伤;二是“仲宣楼”,出自王粲《登楼赋》,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两句诗通过“病里断猿”和“吟馀残月”的情境,将个人的病痛、孤独以及对远方的思念之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颈联“自怜江汉犹迟暮,谁采城蓉寄远游”,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远方、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期待。这里的“江汉”象征着广阔的世界,“迟暮”则暗含着对岁月无情的无奈与哀叹。“谁采城蓉寄远游”一句,既是对远方的渴望,也是对能够寄托情感、陪伴自己远行之人的期盼。

尾联“鸿雁一行斜不度,水光山色满汀洲”,以“鸿雁”这一传统意象,象征着自由与远方,但“斜不度”三字,却暗示了鸿雁无法跨越眼前的障碍,无法实现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同时,通过“水光山色满汀洲”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美景的壮丽与辽阔,也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整首诗在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之间达到了和谐统一,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深刻揭示了诗人复杂而深邃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59)

明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楚江秋晓次石田翁韵(其三)

山川摇落露华晞,野寺鸣钟破曙晖。

千里人烟江郭静,数声渔笛水禽飞。

寒催刀尺风霜早,日远关河信息稀。

丛菊又开身在客,长沙谁念未成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舟还(其一)

东家西家看竹,南寺北寺题诗。

欲问出门高兴,山中猿鹤幽期。

形式: 六言诗 押[支]韵

舟还(其二)

晚笔青山剩语,春沙白鹭馀杯。

两岸落花芳草,满船明月归来。

形式: 六言诗 押[灰]韵

方洲张公二姬双节(其一)

交剪云鬟为主恩,镜台花落洗头盆。

同心待死芳洲上,霜月寥寥夜到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