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金行在节,素灵居正。气肃霜严,林彫草劲。
豺祭隼击,潦收川镜。九谷已登,万箱流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祭祀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庄重、肃穆的气氛。"金行在节,素灵居正"中的“金行”可能指的是秋天的阳光,"素灵"则是指清晨的露水或霜冻,这两句交代了季节和时间,给人以清凉、纯净之感。
接下来的"气肃霜严,林彫草劲"则更进了一步,描述了秋风凛凛,树木被严寒的空气包围,一派肃杀之象。这里的“气肃”、“霜严”都强调了秋天的冷冽,而“林彫草劲”则形象地描绘出植物在严冬之中依然坚挺的生命力。
"豺祭隼击,潦收川镜"可能是在描述祭祀时使用的一些仪式和工具,以及对水面的写实。"九谷已登,万箱流咏"则是说祭品已经摆放完毕,而赞美之辞如同溪流般不断流淌。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以及祭祀活动的庄重氛围,展现了古人在特定季节中进行宗教或祭祀活动时的虔诚心态和对自然力的敬畏之情。
不详
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黄中正位,含章居贞。既长六律,兼和五声。
毕陈万舞,乃荐斯牲。神其下降,永祚休平。
眇眇方舆,苍苍圜盖。至哉枢纽,宅中图大。
气调四序,风和万籁。祚我明德,时雍道泰。
金县夕肆,玉俎朝陈。飨荐黄道,芬流紫宸。
乃诚乃敬,载享载禋。崇荐斯在,惟皇是宾。
瑶瑟多哀怨,朱弦且莫听。
扁舟三楚客,丛竹二妃灵。
淅沥闻馀响,依稀欲辨形。
柱间寒水碧,曲里暮山青。
良马悲衔草,游鱼思绕萍。
知音若相遇,终不滞南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