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名为《寄殿卿(其一)》。诗中描绘了复杂的人际关系与世态炎凉,以及在艰难环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情境。
首句“人情原惨淡”,开篇即点明人世间情感的冷暖无常,充满了悲凉之感。接着,“世路故蹉跎”进一步阐述了人生的道路充满坎坷与挫折,暗示了主人公在世间的遭遇与挑战。
“意气弹冠少,风尘按剑多”两句,通过对比“弹冠”与“按剑”的行为,形象地表达了在复杂社会中,人们往往选择谨慎行事,避免冲突,而少有豪情壮志的展现。这里的“弹冠”比喻准备出仕或有所作为,“按剑”则象征着警惕与自保。
“客居深雨雪,春梦远漳河”描绘了一幅远离家乡、身处异乡、经历风雨的画面,同时以“春梦”与“远漳河”形成对比,既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也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最后,“赖有西山色,犹堪载酒过”两句,诗人找到了心灵的慰藉——自然之美。西山的景色给予了他精神上的支持,即使是在艰难时刻,也能借酒浇愁,寻求暂时的解脱与放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逆境中寻找希望与安慰的坚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