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窜身丹厓下,灭迹浮云端。

余事既不闲,冥心以游观。

读书南山日,秋气浩漫漫。

悲商扣庭柯,四座鸣风湍。

已与清景晤,乐哉此盘桓。

餐和遗糟粕,饮胜入肺肝。

隐几俄万古,其人梦交欢。

携手逍遥墟,乾坤欻高寒。

顾谓尘世子,斯道自平宽。

胡为在荆棘,方寸生波澜。

向无问津者,悲尔后来难。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马治的《读书》诗,描绘了作者在丹崖之下静心读书的场景。首句“窜身丹厓下,灭迹浮云端”展现了诗人隐居山崖,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余事既不闲,冥心以游观”表达了他对读书的热爱和沉醉其中的心境。

“南山日”与“秋气浩漫漫”描绘出宁静而开阔的自然景色,诗人沉浸在书卷中,感受到悲凉的秋意。“悲商扣庭柯,四座鸣风湍”运用了音响效果,强化了读书时的氛围,仿佛连风声都加入了共鸣。

“已与清景晤,乐哉此盘桓”表达了诗人与美景、书香相伴的愉悦,以及对知识的追求。“餐和遗糟粕,饮胜入肺肝”进一步强调读书带来的精神满足,超越了物质层面。

“隐几俄万古,其人梦交欢”流露出诗人对永恒智慧的向往,与理想中的知己在梦境中相遇。“携手逍遥墟,乾坤欻高寒”则展现出诗人与理想境界的交融,天地间充满清冷而超然的气息。

最后,诗人以“顾谓尘世子,斯道自平宽”劝诫世人,暗示读书之道可以平息内心的纷扰,而“胡为在荆棘,方寸生波澜”则表达了对世人陷入世俗困扰的关切。结尾处,诗人感慨没有更多的人探寻真理,担心后人难以继续这条求知之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读书的意境,寓含哲理,富有深意。

收录诗词(46)

马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孝常西斋守岁读王临川除夜寄舍弟诗爱其词致清远因用其韵各赋一首

残雪半窗春意动,馀香一榻夜忘眠。

灯前对酒须今夕,客里题诗尚旧年。

风竹萧萧还自语,寒梅的的竟谁怜。

知君剩有沧浪趣,待得秋风上钓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同赋

岁云暮矣天涯客,今夕能来慰不眠。

坐久依依思远道,气酣往往说当年。

春游吴苑君常惯,雪咏钟山我自怜。

惆怅情悰那再得,荆溪漫有酒盈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元日试墨二首(其一)

竹雪寒声泻,山禽好语来。

空余腊月酒,拟访石亭梅。

野水宜舟楫,春云费剪裁。

从前江海上,今日意悠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元日试墨二首(其二)

白发形归梦,青灯照隔年。

远惟诸弟忆,贫幸老人怜。

四海孤飞鹤,东湖二顷田。

谁能论心迹,出处事皆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