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方厓士玄自桃溪看山至西冈

冉冉岁云暮,凄凄霜露繁。

良游岂易得,贱子亦攀援。

流飙吹我衣,植杖登高原。

平郊罗远岫,鸒斯鸣荒园。

路迥苍桧立,岩高白云屯。

寒日无留光,落叶辞本根。

万化倏荣悴,一息异朝昏。

逝者已如斯,人生岂恒存。

人生会有尽,亲友义在敦。

营营谅何为,拨弃不复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方厓士玄一同游览桃溪至西冈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的景色和诗人对生命、友情的深刻思考。

首句“冉冉岁云暮,凄凄霜露繁”点明了季节的更迭,岁月的流逝,霜露的繁多,营造出一种深秋的凄凉氛围。接着,“良游岂易得,贱子亦攀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自己虽地位卑微,但依然渴望与朋友共赏美景的心境。

“流飙吹我衣,植杖登高原”描绘了风起时衣袂飘扬的情景,以及诗人徒步登山的场景,体现了他与自然的亲近。随后,“平郊罗远岫,鸒斯鸣荒园”通过平旷的原野与远处的山峦,以及荒园中鸟儿的鸣叫,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路迥苍桧立,岩高白云屯”则将视线转向更为深远的景致,苍翠的桧树矗立于蜿蜒的小径旁,高耸的岩石上聚集着白云,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意境。最后,“寒日无留光,落叶辞本根”以寒日的短暂光芒和落叶归根的形象,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轮回,引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万化倏荣悴,一息异朝昏”强调了自然界万物的瞬息万变,从繁荣到衰败,如同白昼与黑夜的交替,寓意人生的起伏变化。接下来,“逝者已如斯,人生岂恒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认识。

“人生会有尽,亲友义在敦”则转而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指出尽管生命终将结束,但深厚的友情和亲情应当被珍视和维护。最后,“营营谅何为,拨弃不复言”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追求的反思,认为忙碌奔波实属徒劳,应放下执念,不再言语,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哲学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变化,抒发了诗人对生命、友情及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洞察力。

收录诗词(130)

周砥(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无锡。博学工文辞。兵乱避地,至宜兴,居马治家。与治善者多置酒招饮,厌之,一夕留书别治,夜半遁去。归里,与高启、杨维桢等交往。书画益工。后游会稽,死于兵乱。有《荆南唱和集》

  • 字:履道
  • 籍贯:元末平江路吴县

相关古诗词

竹箘

竹径拾朝箘,中林露瀼瀼。

宛转童竖歌,顷刻易满筐。

粲然丹砂质,携下白云乡。

眄睐意忻喜,执爨属初尝。

溉鬵沃灵液,登俎达馨香。

腊毒惧厚味,餐霞秘仙方。

得此与蔬笋,萧然侑一觞。

含和适胜韵,茹美贵清凉。

孰谓可乐饥,庶亦洁中肠。

非但紫芝曲,愿继《采薇》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芍药寄周山人酬孝常

雨窗寥落诵君诗,芍药西园寄一枝。

那复旧游春未晚,长洲苑里欲开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遇乡人

东望吴门愁路涩,暮帆春雨欲归迟。

朝来为说烟尘静,不遇乡人那得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对雨怀竹素园

几回竹素园中醉,那复题诗共绕阑。

花落碧梧金井冷,去年风雨别尤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