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其三)

日盼灵台振旅归,羽书十道疾如飞。

楼船夜月江涛咽,铸骑秋风塞草肥。

列郡纵横纷窟穴,数番徵调厌旌旂。

玉关徒有刀环约,虮虱年年满战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是晚清重臣李鸿章所作,表达了他对战争频繁、征调劳民的深深忧虑。首句"日盼灵台振旅归"描绘出诗人每日期盼军队早日结束征战,回归故乡的急切心情。"羽书十道疾如飞"则形象地写出军情紧急,文书传递迅速。

"楼船夜月江涛咽,铸骑秋风塞草肥"通过楼船在月夜下的江面和秋风吹拂下的边塞草原,展现了战争的壮阔场景,同时也暗示了战事的艰难与物资的匮乏。"列郡纵横纷窟穴"形容战乱下各地动荡不安,如同众多洞穴般四分五裂。

"数番徵调厌旌旂"直接表达了对频繁征调的反感,对战旗飘扬的厌倦,反映出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同情。最后两句"玉关徒有刀环约,虮虱年年满战衣"以玉门关的典故,感叹战争带来的无尽痛苦,战士们的衣物上布满虮虱,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生活的艰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反映了作者对于时局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收录诗词(76)

李鸿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 字:渐甫或子黻
  • 号:少荃(泉)
  • 籍贯:安徽合肥
  • 生卒年: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

相关古诗词

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其四)

六军饥怨竞嗷鸿,圣主临轩尚梦熊。

独有夷吾霸江左,群思萧相运关中。

海陵积粟沙量白,少府供钱铁铸红。

征市榷酤无尽藏,弦高卜式有遗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其五)

七年飘泊节旄存,追怆同袍烈士魂。

谏草商量捍吾圉,伏蒲涕泣感君恩。

猿悲鹤怨来舒国,寒水萧风下蓟门。

何事田横孤客在,摩挲故剑绣苔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其六)

朱家大侠报恩长,寒谷谈兵夏有霜。

洪泽投鞭威尚赫,白沙裹革骨犹香。

丹烬蜕羽遗经卷,黑塞归魂指故乡。

苦忆春郊偕纵马,山阳残笛听凄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其七)

细柳将军百战经,儿童戴德姓名馨。

曾攀槛角回天眷,重泣淮南霣将星。

范老忧时头更白,郗生入幕眼常青。

传烽今已连河朔,犹记豚鱼解效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