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行

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

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那引水的竹筒像一条寒玉,潺潺的秋水在竹槽里流动。泉水汩汩流出,在藤萝的掩映下,水雾像不绝如缕的清烟般缓缓弥漫开来。
在这绵延十多里的地带里,清幽的暗流在隐隐作声。行人走在下面,如听天籁,只闻其声,不见其形。

注释

寒玉:清冷的玉石。
古代诗人常用来形容月亮、清泉、翠竹等东西,这里指用竹筒做的渡槽。
深萝:指藤萝深掩。
烟:指洞口蒙蒙如烟的水雾。
暗流:指泉水在竹筒里流动,行人只听到它的响声却看不见它的流淌。
潺湲:一作“潺潺”,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谷溪流之景。"一条寒玉走秋泉",以“寒玉”比喻清澈见底的溪水,"走秋泉"则表明溪水在秋天仍旧清冽如故,流淌不息。"引出深萝洞口烟",用“引出”来形容溪水如何激起山谷中迷雾缭绕的景象,使人联想到秋日山谷中的淡淡晨雾。

"十里暗流声不断",通过“十里”强调了溪流之长,而“暗流”则描述了溪水在深谷中流淌的神秘与幽静。"声不断"则表达了溪水不停歇的声音,是自然界中一首永恒的乐曲。

"行人头上过潺湲",此句通过“行人”表明有人经过这一带,而“头上过潺湲”则形容溪水在高处流过,形成了如同瀑布一般的声音效果,使得路过之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

整首诗通过对山谷溪流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艺术表现力。

收录诗词(256)

李群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读书处”。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字:文山
  • 籍贯:唐代澧州
  • 生卒年:808~862

相关古诗词

文殊院避暑

赤日黄埃满世间,松声入耳即心闲。

愿寻五百仙人去,一世清凉住雪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火炉前坐

孤灯照不寐,风雨满西林。

多少关心事,书灰到夜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长沙元门寺张璪员外壁画

片石长松倚素楹,翛然云壑见高情。

世人只爱凡花鸟,无处不知粱广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北亭

斜雨飞丝织晓空,疏帘半捲野亭风。

荷花向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