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逃虚子三香诗

罗浮仙子肤如霜,洛妃樊姬年正芳。

瑶台宴集偶相会,欲笑未笑清浮香。

缟袂飘飘舞春雪,凌波浅印双钩月。

梨云帐底梦初惊,玉笛楼头声未绝。

仙山琪花伴瑶草,物外青青自能保。

细看风韵不相亚,一咏一吟消热恼。

高标莫使俗士知,摩娑老眼心怡怡。

逃虚老人有珠玉,珍重不减涪翁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界与人间交织的梦幻场景。诗人以“罗浮仙子”、“洛妃樊姬”等神话人物开篇,展现了她们肌肤如霜、年华正盛的美好形象。接着,通过“瑶台宴集”这一场景,巧妙地将仙界与人间的相遇融合,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不失温馨的氛围。

“缟袂飘飘舞春雪,凌波浅印双钩月”,这两句诗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仙子们的轻盈舞姿比作飘雪,而她们的足迹则如同在月光下轻轻划过的波纹,既展现了仙界的纯净与美好,也暗示了她们超凡脱俗的气质。

“梨云帐底梦初惊,玉笛楼头声未绝”,这两句描绘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微妙转换,以及仙乐飘渺、余音绕梁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诗中仙境与人间界限模糊的主题。

“仙山琪花伴瑶草,物外青青自能保”,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仙界永恒美好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最后,“细看风韵不相亚,一咏一吟消热恼”,这两句点明了诗中的主题——通过对仙界美好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烦恼、寻求心灵宁静的意境。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其对自然美和超凡脱俗生活的赞美。

收录诗词(512)

徐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二马图

古来画马称何人,独数曹霸能逼真。

贵在画骨不画肉,形相往往多入神。

弟子韩干得其化,声价与之略相亚。

杜陵诗史为品题,今古传闻作佳话。

伟哉二马今有图,追逐霸干□规模。

青骢五花斗风彩,日夕饮秣凭奚奴。

伯乐一顾空冀北,骥不称力称其德。

千金买骏诚可致,按图索骏终难得。

以斯言之无不同,意匠所至俱能工。

收藏勿以爱马癖,持献好上蓬莱宫。

形式: 古风

赋匡庐叠翠送德辉游武昌

大江西来三百里,匡庐山高世无比。

香炉紫盖拥后先,一一灵峰矗天起。

衒奇献异无不妍,积翠万叠痕相连。

金屏妆点展图画,玉宇皎洁消云烟。

浓淡光铺九秋净,古今种秀洿形胜。

彭蠡涵虚不动澜,影浸芙蓉入青镜。

吾宗徐君以马迁,江湖游览人称贤。

饯行赋诗效先招,欧公有赠刘同年。

兹行逸兴更不浅,玩景好为停楼船。

形式: 古风

夏太卿写竹林书屋

太卿手把如椽笔,写竹完同萧协律。

淇园彷佛带湘川,万本琅玕出胸臆。

绿云深处藏数楹,一方斸破莓苔碧。

牙签五色影撩乱,千卷经书此中积。

堆床充栋间青黄,要把工夫分寸惜。

金刀有待斫长竿,去作沧溟钓鳌客。

形式: 古风

赠陈德隆栽菊诗

元方家住桃花坞,懒辟桃蹊营菊圃。

手栽佳本四十馀,一一品题俱按谱。

吴天九月生嫩寒,沆瀣露滴秋漙漙。

瓮头泼醅酒新熟,玩赏设席招衣冠。

黄如兼金白如玉,并蒂重台看不足。

牡丹芍药称富贵,倾国倾城总粗俗。

渊明解绶归园田,紫叶五亩饶风烟。

高名传播有往昔,逸驾追扳无后先。

白头我是南州叟,龙钟托在交亲友。

樽前也学少年狂,鬓插芳枝笑开口。

形式: 古风